亂世棟梁_第四十一章 蛤蟆開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以是,梁軍到底在搞甚麼鬼?

“以是,陛下才同意先攻壽陽、鐘離?”裴畿喃喃著,看著城邊的一座座“軌道臨車”。

每兩個蛤蟆車一組,身後“拉”出兩條(四道)車轍,而車轍末端的高大臨車,寬度就和這兩條車轍差未幾,略寬。

“你必然會奇特。”裴之高緩緩說著,裴畿側耳聆聽。

將士們看得清楚,昨日一早,梁軍就有很多人在城外空位鋪設‘車轍’,然後有幾輛填壕蛤蟆車順著車轍,向城牆挪動。

裴之高自問自答:“那臨車這麼高,頂吊頸橋這麼長這麼重,莫非不會頭重腳輕、向前倒麼?實在,它另一邊,也就是前麵那如同辮子的凸起,是配重。”

要曉得,鎧甲都擋不住金汁,隻要被當頭澆下,保管皮開肉綻,然後滿身腐敗而死,死狀慘痛。

若走淮水倒是很便利,因為是逆流而下,鐘離就在淮水南岸,但是現在是汛期,淮水大漲,行船傷害。

兵士冒著箭矢將臨車底部牢固在空中,然後,臨車中傳來號子聲,無數人呼喊著,彷彿在轉動甚麼機括。

“並且,這臨車,在東冶重修時,就已經造出來了,在軌道上挪動,當作起落平台,好用得很,以是,他纔有掌控用來攻城。”

但是蛤蟆車堅毅非常,又披著濕漉漉的布匹,火矢射上去,要射好久才氣撲滅。

主將見世人都看著本身,見臨車漸漸逼近,而梁軍已經開端勸降,再想想昨日失守的外城,長歎一聲:

接著,臨車前端木板緩緩上升,越升越高,彷彿吊橋踏板。

內城城頭狹小,不比外城城頭寬廣,這臨車過來一拍,人再一衝,仗還如何打?

從壽陽、合肥反擊鐘離,連日陸地行軍都要十餘日,而淮南魏軍(東魏)不會無動於衷的。

然後燃燒的蛤蟆車後退,新的蛤蟆車上前持續開路。

城外,裴之高及其他幾個將領,看著如此簡樸鹵莽的攻城體例,不知該如何描述本身的表情。

落日西下,內城守軍見著蛤蟆車開路勢不成擋,而前麵的臨車也垂垂完成,頓生絕望之感。

但是壕溝距城牆四十餘步,且梁軍並未填壕溝,又如何讓臨車靠近、放吊橋靠在牆頭?

現在,親眼目睹攻城,才真正肯定李笠先容的“軌道臨車攻城法”公然短長。

“是啊,不然,陛下那裡下得了決計。”裴之高看著熟諳的壽陽城,俄然感慨起來。

守軍們看得明白,這麼高大的臨車,車輪起碼得有十來個,現在間隔城牆起碼近二百步遠,推過來靠近城牆,可不輕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