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棟梁_第四十一章 蛤蟆開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落日西下,內城守軍見著蛤蟆車開路勢不成擋,而前麵的臨車也垂垂完成,頓生絕望之感。

步行跟著臨車進步的兵士,經過一座座臨車登上牆頭,很快,壽陽外城四全麵都飄蕩起梁軍旗號。

主將見世人都看著本身,見臨車漸漸逼近,而梁軍已經開端勸降,再想想昨日失守的外城,長歎一聲:

裴之高打了一輩子的仗,也攻過很多城池、堡壘,打壽陽時,也用過臨車,卻冇見過臨車是這麼用的。

城外這片地不平,並且偏軟,高大的臨車推過來,會很困難,車輪輕易陷進地裡,很輕易翻倒。

不但高,還粗,看模樣,能包容很多兵,且臨車頂部擺佈各豎著一個粗碩的人字架,如同雙耳。

淩晨,壽陽守軍瞥見城南空位上,梁軍已建起幾座高大的臨車(攻城樓車),其車高度起碼有十丈,較著高過壽陽城牆。

即將入城的鄱陽王蕭範,看看落日餘暉,又看看麵前的壽陽城,感覺不成思議。

但是壕溝距城牆四十餘步,且梁軍並未填壕溝,又如何讓臨車靠近、放吊橋靠在牆頭?

每兩個蛤蟆車一組,身後“拉”出兩條(四道)車轍,而車轍末端的高大臨車,寬度就和這兩條車轍差未幾,略寬。

固然很多人都見地過臨車攻城的戰法,卻冇想光臨車還能這麼用,有了車轍,臨車就能建得又高又大。

“唉,若當年,有這般攻城法,你叔祖,就能策馬入壽陽,何至於抱恨而終。”

看模樣是在讓路,卻未見梁軍有填壕的動靜。

成果,李笠的攻城法,用蛤蟆車開路鋪設“軌道”。

內城城頭狹小,不比外城城頭寬廣,這臨車過來一拍,人再一衝,仗還如何打?

要曉得,鎧甲都擋不住金汁,隻要被當頭澆下,保管皮開肉綻,然後滿身腐敗而死,死狀慘痛。

“他..他到底如何想出來的?”蕭範喃喃,看著空中那一道道鐵軌,以及正在拆鐵軌的材官營兵士,俄然等候起來。

每輛蛤蟆車在挪動過程中,不竭從前麵‘拉’出兩道較著的車轍。

“並且,這臨車,在東冶重修時,就已經造出來了,在軌道上挪動,當作起落平台,好用得很,以是,他纔有掌控用來攻城。”

車轍末端,梁軍正在搭建臨車,守軍眼睜睜看著這臨車長起來,越來越高,卻束手無策。

之前,他派人攻打壽陽,費了好大力量才破外城,但內城如何都攻不出來。

號角聲起,梁軍臨車緩緩挪動,兵士們見狀,眼巴巴看著督將。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