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棟梁_第四十八章 三文魚(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彭均聽到這裡,來了興趣:“嗯,這件事,等我阿耶籌措好了,過幾日,就和幾位東主詳細說說...”

“隻要有一兩家的東主情願合作,買你的魚糜,那就是勝利,因為隻要這些東主得了長處,其彆人必定坐不住。”

如此一來,代價門檻就能把絕大多數效仿者擋在門外,“大鯰彭”的買賣越來越好,不管鄱陽店還是鄱口店,買賣都不錯。

魚塊在這東西的“幾次”刨、刮之下,垂垂變薄,魚刺(魚骨)、魚皮和肉分離,變成一堆殘骸。

因為怕被其他少年當作外埠人架空,潘寶不向外人流露籍貫,但彭均和李笠曉得。

而食攤,也變成了食肆,前後不到半年。

對此,彭均感覺擺佈難堪,有些煩惱。

對此,李笠以魚肉去骨器為“起點”,為彭均策劃了一個“新項目”,那就是兼營食材供應:向鄱陽、鄱口的食肆、酒坊乃至大戶人家供應魚糜,做“食材供應商”。

門口處,畫著鯰魚咬竹筒的招幌頂風飄蕩,幫襯的客人熙熙攘攘;食肆後院,一樣人聲鼎沸。

下午,彭蠡湖畔鄱口,不管是船埠還是街道,還是如昔日般熱烈,

後代商品化的魚肉去骨機,電動動力,刨刀應給是帶孔滾筒刨,措置魚肉、製作魚糜的效力很高,但目前李笠做不到。

最後將魚剖成兩半,放到一旁的木桶中。

那一世,他見過措置魚肉的魚肉去骨機,又稱“魚糜製造機”,以是將其“發明”出來。

現在,李笠就向彭均打氣:“你不要擔憂,鄱口人氣很旺,越早開分店,你‘大鯰彭’的名譽,才氣在彆民氣中占下位置。”

“隻要讓大師記著‘大鯰彭’的‘三文魚’,那麼即便在豫南昌、湓城或尋陽有人賣竹筒魚飯,卻做不到‘三文一份、好吃又便宜’,將來你的分店就有機遇在那邊安身。”

彭均當然想拉幾個好兄弟一起發財,將來再開分店,讓兄弟們也當掌櫃,但是他有苦處,因為阿耶感覺還是讓自家人掌管分店比較好。

顛末一段時候的試用、磨合,“大鯰彭”食攤的魚丸、魚卷,勝利做到了每份三文的售價下味道和分量合適,銷量不錯,另有得賺。

此人姓潘名寶,十五歲年紀,荊州江陵人,自幼隨長輩居住鄱陽,在鄱陽長大,最後跟著彭均在魚市賣魚。

“彭郎,你要記取,你在魚市苦撐的時候,是這些兄弟跟著你,現在又跟著你做食攤,辛辛苦苦把買賣做得紅火,食攤變食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