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宮裡來人,將三人一馬引到皇宮。
老豬這是在歪歪唐僧哩,實在倒也冇這個實際動機。悟空倒是擔憂拖得時候長了,唐僧不歡暢唸咒如何辦。
三人齊齊站定,見了國王更不下拜。那當然了,這幾個都是映照了明朝帝王的,如何也不會給國王叩首的。
公然那國王給倒換了官文,並送了黃金十錠,白金二十錠,聊達親禮。八戒本來財色心重,即去接了。
老吳為甚麼要這麼寫,看不明白,或許是故事情節的需求。
現在唐僧來了,遠來的和尚好唸佛,就盼著這個唐僧能夠幫手給處理這個困難。
唐僧幾個走了半個多月,前麵一座高山攔住,師父便一如既往的驚駭。悟空笑著說道,這裡都是天竺國鄰近靈山的地界了,必定不會有妖怪了。唐僧道,“門徒,固然佛地不遠。但前日那寺僧說,到天竺都城下有二千裡,還不知是有多少路哩。”行者道,“師父,你好是又把烏巢禪師《心經》健忘了也?”三藏道,“《般若心經》是我隨身衣缽。自那烏巢禪師教後,那一日不念,那一時得忘?倒置也念得來,怎會忘得!”行者道,“師父隻是念得,未曾求那師父解得。”三藏說,“猴頭!怎又說我未曾解得!你解得麼?”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自此,三藏、行者再不出聲。中間笑倒一個八戒,喜壞一個沙僧,說道,“嘴臉!替我普通的做妖精出身,又不是那邊禪和子,聽過講經,那邊應佛僧,也曾見過說法?弄虛頭,找架子,說甚麼曉得,解得!如何就不出聲?聽講!請解!”沙僧說,“二哥,你也信他。大哥扯長話,哄師父走路。他曉得弄棒罷了,他那邊曉得講經!”三藏道,“悟能悟淨,休要胡說,悟空解得是無言語筆墨,乃是真解。”
天瞭然,就很順利的過了雞鳴關。蜈蚣們必定找個陰暗的角落睡大覺去了,看來就是小角色罷了,連太陽都怕的,跟黃花觀阿誰妖道蜈蚣差遠了。
老豬還是愛好財色,但已經好的多了。
真有老吳的,還不如更加直截了當的說,佛家是最喜好得寸進尺哩。
師徒到了城中,在會同館驛住下。驛丞問道,“國師,唐朝在於何方?幾時離家?”三藏道,“在南贍部洲中華之地。貞觀十三年,今已曆過十四載,苦經了些萬水千山,方到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