淥水依荷起微瀾_第一百五十六章 退居幕後(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想到此處,亦是緩緩點了點頭,應下了此事。商討後,隻等這位前去看過了地點之處,再行購買完成一併交由他汪清洋,便可算作兩方得益之舉。

至此,尹侍郎大人所贈的林地,纔算真正有了用武之地,想必用不得幾載光陰,他汪家便能有所竄改了。

說到底,此前他伉儷倆正論起的桑園一處,也是因為這盧大人當初的退居之心,才使得自家也隨之分了一杯羹,若非當時那樁,隻怕現在各種便於自家無緣咯!更何來,再進一步之心?

想及上峰的退居之心,不免是莞爾一笑:“如何就未曾想到,眼下收了姚世弟的入股銀兩,他也就劃一於隱在了幕後。如此一來,我這身邊豈不是又出了一名,甘於退居幕後的第二人?”

但本日主家不但明言了此樁,另有一件更叫人不測的,便是主家太太口中的終老一事。得知此樁,慢說他老兩口了,就是院中餘下幾人也都無不驚詫非常的。

也恰是以,當時髦活著的姚家老父才於三十年前,一舉將手中的鋪麵去了七八成,才換來了當年他家秋月亭的開張。彆看店名不敷大氣,但此中倒是滿含了他家那位老父的半生所望,畢竟自接辦祖業以後,便再無轉機可言,始終是略有紅利罷了。反之是家中日趨增加的人丁,又怎不叫倍感憂心。

或是唯有盧大人那般,誌不在此的,方能退得這般蕭灑,撫心自問,倒是千萬不能!再且放下心頭思路,兩位舊友不免再度落座,論及其間各種變相來。畢竟朝廷此番行動,不但涉及京中官員無數。更因寶鈔該小麵額一事與這位姚店主乾係密切,天然得了共通話題。

在旁人眼中或許這姚宏遠未免陳腐,但是在他汪清洋看來,倒是恰好相反,這位無疑是可托之人。即便是那等權勢滔天京中高官,也一定得保平生無礙,更何況本身這般的末流小官?

聽得這旁相公是低聲感慨,不覺已是點頭應道:“本就不是商戶出身,放眼滿都城中又得幾位那般短長之人哦!更彆提,他姚家好歹也已是幾代與買賣之事有關,我們但是比不得。”

原是道理當中,昔日都城酒樓買賣非常紅火。有多少是宦海吃喝而至。既有那一心在京中尋覓依傍的商戶宴請,更有那追求再進一步的各式拜托,這才使得凡是有些名聲的酒樓,都未曾完善過客源,就算比起東邊牌坊那一片的教坊司而言。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