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不常出入府門。但此前京中堆棧人滿為患一事,也曾多有聽聞。旁的不提,兒子那句不必自家出麵運營一項。便以使得太太非常動心。雖說這官家自行打理買賣的,也並非絕無獨一,但終歸不是那般合宜之事。
“推斷之下便不難發明,如果三年後都城再度開考,亦或者來年朝廷另開恩科,又該是多麼景象?”見那旁次子聞聽前句提示後,已是緩緩點頭,不覺更是隨之補了一句,更加實際的來。
這恰是二房伉儷,對於此樁勢在必行之處的原因地點。以毅州的所得的那份鋪麵租子,來扶養即將更添一名京中為官之人,可想而知這期間的差額,又該差著幾成?
說道此處,卻被這旁的太太王氏出言攔道:“嫂子何需自謙,想你我都是官家出身,能行到如此份上,已實屬可貴了。”
“再與大母舅家聯手尋一合夥之人,便可將那片荒廢已久的地界好生加以操縱。不但是順天府的那位主官樂見其成,就是鄰近那些街坊也定是暗喜在心。打算之初,雖瞧不出究竟有多大的好處,但跟著新的修建逐步增加,必然引得外人立足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