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頓悟此樁的王府主事之人,又怎會不明這般事理。是以纔會當日得了他姑母的動靜傳來,便已是悄悄遣了親信之人,四周查訪起了可供修建的合適之地。
“再與大母舅家聯手尋一合夥之人,便可將那片荒廢已久的地界好生加以操縱。不但是順天府的那位主官樂見其成,就是鄰近那些街坊也定是暗喜在心。打算之初,雖瞧不出究竟有多大的好處,但跟著新的修建逐步增加,必然引得外人立足留意。”
即便不常出入府門。但此前京中堆棧人滿為患一事,也曾多有聽聞。旁的不提,兒子那句不必自家出麵運營一項。便以使得太太非常動心。雖說這官家自行打理買賣的,也並非絕無獨一,但終歸不是那般合宜之事。
由此可見,朝廷想藉此番科舉,重選官員彌補這很多空懸之位也早已是,儘人皆知之實了。比起往年的範圍而言,年間此次秋闈並未曾有所擴大,但已將都城的浩繁堆棧擠得滿滿鐺鐺。
“單論這都城中的各項花消,已是與昔日毅州那處,差著不下三成之數,何況現在我們家更添了這麼一名,若說不焦急,定是礙於外人跟前需顧著些自家顏麵的罷了!”
聽他這句,葉氏已是含笑擁戴道:“現在是太太與舅畝兩位都還好說,可這適合的合夥之人,倒是難覓的很!先得看其品德是否靠得住,最好是熟諳之人,這般知根知底的才氣讓人放心不是;再來便是財力充沛一事了;還得是目光長遠,莫要等不到機會最好,便已是脫手將這份財產,轉與旁人名下咯。”
聽她這般一提,倒叫這旁的太太王氏不免搖了點頭,忙又反問一句道:“莫不是嫂子這兒,倒是有了合宜之選?”
想到先前兩人商討所定,這旁的盧臨淵也是輕笑著點了點頭,應道一句:“我們也莫要過分悲觀,畢竟這都城當中旁的未幾,獨獨不缺那等非富即貴的人家不是?”
“推斷之下便不難發明,如果三年後都城再度開考,亦或者來年朝廷另開恩科,又該是多麼景象?”見那旁次子聞聽前句提示後,已是緩緩點頭,不覺更是隨之補了一句,更加實際的來。
“倒不如,尋一整片地界,連著修建幾處院落,一併交由彆人打理,既可便於我們查訪之時,也可大為減低被外人諦視,逼近擺佈都是自家統統,倒是不懼旁人多言彆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