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還不明就裡之時,便已是對那山神廟中的假姑子,儘是不屑一顧。現在再聞這樁舊事,那裡另有半晌停頓,忙是喚來了隨行之人提筆疾書一封,便命其連夜送往了自家府中。而另一旁的孃家侄女王若蘊倒是出聲發起道:“姑母且莫起火,姑丈出麵倒是不必,再則剛纔那梁掌櫃也有提及,假扮道姑之人倒是個警戒非常的,如果……。”
略愣住半晌,這才應了侄女之言,隻讓下人速速送回了家書一封罷了,至於信中後一頁所提的報官之事,卻被留了下來。
而後,梁掌櫃乾休投誠,那位倒是涓滴不為所動,連最後的聯絡都斷得潔淨,也是另伉儷二人最為生疑之處。依那丁姨孃的本性,即便事敗也絕跡不會白丟了銀子,脫身而出。
聽得此番言語,旁人或許並無彆的遐想,但那旁的盧家二奶奶卻不由是心中一怔。不管是呈現之時。還是地點地點都與當年那樁非常符合,而梁掌櫃又是成心減輕了語氣。更讓葉氏必定三分,必定就是那收了幕後之人財帛,試圖暗使手腕對於他們伉儷倆的巫婆一夥。
卻不似這般未見轉機,反倒是那一身俗人打扮的中年婦人,忙不迭打斷了這旁的言語,提大聲量道:“還請兩位施主敬香,我家仙姑明天隻怕是不能外出看風水了,如果誠懇來求,還望三日以後再辛苦一回,纔好。”
一起同車而行,這旁的太太更是各式垂憐起這二房的媳婦來。當初經曆這很多凶惡之事,若非兩人結伴隨行,又是同心合力共同抵抗又怎能安然至今。
這回是天賜良機,定要將這哄人財帛的都押去見官,眼下卻還不能閃現聲色,穩住這兩個‘假姑子’纔是要緊。收斂了心頭憤恚,這才朝著身後的把式,大聲嚷道:“出門時老爺我不是交代過,讓你一旁提示外人究竟說了些甚麼,明曉得老爺我這耳力有損,不大著點聲壓根是……。”
聞聽表姐的口中之言,那旁葉氏不由是暗道一聲好。與其盧府出麵報了府衙,倒不如臨時隱去當年這樁更好。不覺也已開口補了一句提示道:“當初二爺就是怕打草驚蛇,才未敢在老爺、太太麵前提及一二。”
實則,言下之意已是挑明那幕後之人,必然早已在盧府中布了眼線纔對!在坐幾人皆不是癡頑之輩,被二奶奶略略一點,也已是心知肚瞭然,府裡定有人是脫不了乾係的。
而現在能與孃家彆莊遙遙相望的這座宅院,每迴路子此地必然要來此略坐半晌,看望一番。不提家中二老掛懷很多,但是念著兄妹之情,也需很多照拂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