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要不是當年那三家聽了盧二爺的發起,隻怕這會子單是一個淥水山莊,就能抵得過盧府各處的產出所獲了。到底這府外之人並不曉得,盧府實際的景象如何,隻一味想著盧府本世代官宦人家,有道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現在遠不如當初了,卻也不是淺顯官宦人家可比肩一二的。
隻是為了掩人耳目,還未曾搬家去了那方罷了。再則,與自家九成買賣都有連累的盧家二房,這會子雖還未曾安然返來,但是他梁家伉儷倆,卻敢鑒定今後這深穀當中的淥水,還是這重中之重。
而隨之甘霖那處莊子的日趨穩定,今後便可停了金銀供應,指不定還能每年運回很多進項。隻是在這一兩年間,怕還需持續投入少量纔夠完美全數的打算。
說來當年幫村著盧臨淵,購置下前後幾座山頭的沈姓書辦,轉眼到了本日,對於莊中的各項竄改也是未曾再有聽聞過一二。以是即便是他這個經手之人,隻怕還冇最後搬入淥水的老匠戶家。更能說得清楚。現在這莊上到底是個甚麼景象?
倘若再提及,餘下那些看似零散的財產來,也是不容小覷。藥田那一塊,本就多數為了自家藥堂的用度而設,即便略有售賣些與人也不過是順手之事罷了,比起外頭集市上山間采藥人的代價來,恐怕也是略有不如。更不敢將那現在隻供莊內耕戶們,每逢節慶時自飲的各色果酒、米酒,售於外間的商戶了。
畢竟現在單是茶園每年的產出,已是非常喜人。真要再添幾項一樣能財路滾滾的財產,隻怕就要引來無數的切磋與窺視。而最要緊的是,這莊內可算得統統皆可自行供應,要不是連著幾年西北阿誰莊子銀子吃緊,每年都需撥一筆不小的數量疇昔,隻怕盧臨淵他伉儷倆手中的現銀,就該添滿山間那處暗設的小地窖了。
“這話倒是一點不假。你們兩家中間隻隔了一大一小兩個山頭,並且此中那座離著稍遠的大山頭上,另有他們家的修得山道一起通向最東麵。隻是二管事還知吧,這兩座山頭現在也都是他家名下的財產了,以是你們也兩家也算是真正的比鄰而居!”
即便算上,現在早已歸入莊子名下的田邊小村外,也僅餘兩三個零散殘存村莊罷了。正因這期間的各種原因疊加而來,時至本日慢說是毅州城中,就以毅州郊野而言,隻怕知之者也不過一掌之數罷了。
這也不全都因當年得了盧家二爺的好處,才連續購置到自家名下的,卻與梁掌櫃的幫村,不無乾係。總之,或直接或直接的受了盧家二房的諸多援手,數年後一家子才得以有了這份非常殷實的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