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朱與孫,共天下?_第137章 兵無常勢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他早就收到了朝廷的邸報,洪承疇被任為江南總督,督撫各地。但北京距江南千裡之遙,就算是快馬加鞭,也要十餘天賦氣到江寧。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不救不可啊,安慶已經丟了,現在就剩下采石磯這個“長江第一磯”作為江寧的西麵樊籬了。

土大人對江蘇兵馬還是挺放心的,李成棟的江蘇綠營本就是由原弘光朝江北四鎮之一的徐州鎮高傑部投降改製而來,其戰力並不弱。但最讓土大人放心的還是江寧城裡的這一千五百滿大爺,天下那個不知,滿洲八旗打遍天下無敵手?

除此以外,他還將軍情告急發往了江寧。

明軍海軍一向飛行至當塗縣采石磯要塞時,才被要塞清軍的重炮連番轟擊,停滯不得進。

張龍武率猛龍軍分兵進駐池州、徽州南北兩線各處要地,一方麵完整封堵劉良佐北歸之路,另一方麵為安慶拓展計謀空間,抵抗江蘇清軍來襲;

他一看這架式就曉得是采石磯那邊產生了炮戰,李成棟當即決定雄師轉向,救濟當塗。

李定國意氣風發的站在樓船之上,遠眺南京,即便目光所及的是水天一色的廣漠江麵,他也不肯收回目光。

定國不怒反笑,遂令海軍銃炮齊發,與清軍展開了狠惡的炮戰,恰是李成棟看到的上遊硝煙滿盈之故。

但是再多的抱怨也無濟於事,劉巡撫隻好將江北戰事詳細記錄於奏摺當中,呈報朝廷,也好讓北京曉得喪失城池,不是本身的任務,然後再順勢向朝廷求援。

李成棟率兵出江寧城後,籌辦前去和州彈壓暴動,雄師方纔走到一半路程,便聽到上遊當塗方向,炮聲隆隆,硝煙滿盈,江麵當中另有死屍漂流。

焦漣率鯤鵬軍進占廬江、巢縣,策應和州義兵,威脅廬州。鳳廬清軍龜縮廬州府城合肥,避戰不敢出。

想到這裡,他就氣得咬碎後牙槽,這直娘賊劉良佐,匪氣難收,妄動兵器,擅啟邊釁。就連出兵之前也不曉得問下巡撫大人的定見,乃至於讓喪師失地,把巡撫大人變成了火上烤的肥羊。

何況另有豫親王的五萬雄師來馳援,他信賴江寧城裡的這些兵馬已經充足死守到雄師來援。

固然江南被拆分紅了兩部分,但清廷在名義上還是將其以江南省統轄兩地。現在江北這邊被明軍攻入,江寧與鳳廬一衣帶水,唇亡齒寒,劉巡撫信賴江寧那邊如何也不會坐視不管。

但是明軍光複安慶的影響,遠遠超出了李定國和孫稷俠的估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