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很有事理,為父曉得了。”想通以後,曾國藩表情已豁然開暢,他對曾紀澤再次刮目相看,感覺兒子比之前成熟很多,能夠立室立業了,麵帶淺笑說:“比來賀家派人來過,談起結婚之事。你們已經訂過親,本來客歲就該辦了,但一向拖到現在。等再過一些日子,就辦了喪事沖沖曾家的煞氣吧。”
曾國潢點點頭,說:“大哥說得極是,等忙完這一陣子,我找人選一個良辰穀旦。”
曾紀澤說:“孩兒比來細讀十遍,頓覺天然世事豁達,特來跟父親彙報讀書之心得。”
湖南當代有套棺之俗,曾國藩為父親籌辦了表裡兩棺,內棺為陶質,外棺檀木製成,用漆油封多次,內紅外黑,才停止殮葬。
曾紀澤從懷中取出一部藍布封麵的書來,雙手遞給曾國藩:“父親,這本宋刻《品德經》和《南華真經》,乃胡林翼所贈,請過目。”
“父親這但是芥蒂。”這時,曾紀澤走了出去,接過荊七手中的竹葵扇,讓他退下了,這陣子,曾紀澤也想好了下一步的籌算,想跟曾國藩促膝長談。
曾紀澤內心暗自叫苦,他現在一心想建功立業,可不想這麼早就娶妻生子。
曾國藩起家接住,翻看了一會,這書他早就滾瓜爛熟,此時重讀它,似覺字字在心,句句入理,與疇昔所讀時竟大不不異。
曾老太爺的祭奠,也整整持續了半個月時候。入鹼後,曾家還立紮孝堂,羅孝帷,點長明燈。曾國藩和兄弟幾個帶著媳婦頭帶孝帽,身著麻衣,腰繫草繩,腳穿草鞋,手柱孝棍迎前來記唸的來賓。
曾國藩之前也常常跟曾紀澤談讀書之道,便點點頭,說:“讀書切忌不求甚解。你說說看吧。”
曾紀澤一邊給曾國藩打葵扇,一邊說:“比來孩兒讀了一些黃老之書,《素問經》上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能夠悠長。這既是立品之本,亦是處世之方。’天文地理,自有專著論及。此人事之學說,黃老一家道中關鍵。故太史公論六家之要旨,曆數其他五家之是非,獨對道家褒而不貶。此非太史公一人之私好,實為天下之公論也。《品德經》雖隻五千言,卻揭出人事中極奧極秘之要點,一句'江海之以是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便揭櫫世上合作者取勝的訣竅。”
曾國藩感覺胸中的鬱結解開了很多,對曾紀澤說:“大音稀聲,大象無形。這些話,疇昔一向似懂非懂,為父現在一下子豁然開暢了。人之生也荏弱,其死也固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乾枯。實際上大柔非柔,至剛無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