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鬼穀子謀略全本_第38章 犬韜——擁治亂興衰之能 (4)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武王曰:“八勝之地,何如?”

①十勝:製勝的十種戰機。原文隻要七勝,疑有遺漏。九敗:九種致敗的地形。

武王問太公說:“戰車的作戰體例是如何樣的?”

在困難麵前,趙武靈王發明要使趙國強大,就必須停止軍事鼎新,進步國防戰役力。

武王問太公說:“馬隊的作戰體例應當是如何的?”

太公曰:“步貴知變動,車貴知地形,騎貴知彆徑奇道①,全軍同名而異用也。凡車之死地②有十,勝地③有八。”

②獵:打獵,此處指攻擊。

④圮下漸澤:毀塌積水的地帶。圮(pǐ),破壞。下,低下。漸,浸水。澤,凹地,池沼。

武王問:“十種死地是哪些?”

武王問:“八種無益的環境又是哪些?”

武王曰:“十死之地,何如?”

太公曰:“往而無以還者,車之死地也。越絕險阻,乘敵遠行者,車之竭地也。前易後險者,車之困地也。陷之險阻而難出者,車之絕地也。圮下漸澤④,黑土黏埴⑤者,車之勞地也。左險右易,上陵仰阪⑥者,車之逆地也。殷草橫畝,犯曆深澤者,車之拂地也。車少地易,與步不敵者,車之敗地也。後有溝瀆,左有深水,右有峻阪者,車之壞地也。日夜霖雨,旬日不止,門路潰陷,前不能進,後不能解者,車之陷地也。此十者,車之死地也。故拙將之以是見擒,明將之以是能避也。”

太公答道:“騎士提拔的標準是:春秋在四十歲以下,身高在七尺五寸以上;身強力壯,行動敏捷敏捷超越凡人;能騎馬奔馳並在頓時挽弓射箭,能在前、後、左、右四個方向自如應戰,純熟進退;策馬能超出溝塹,攀登丘陵,衝過險阻,橫渡大水,追逐勁敵,打亂浩繁仇敵的人。這類人稱為武騎士,不成不賜與他們優厚的報酬。”

公元前403年,趙、韓、魏三家分晉。趙國原占有了晉國的北部國土,在東北麵、北麵與林胡、婁煩、東胡等遊牧民族相鄰。

本篇詳細報告車兵作戰的十種倒黴地形和八種無益的應對體例。起首彆離指出車兵、馬隊、步兵的戰術特性:“步貴知變動,車貴知地形,騎貴知彆徑奇道。”接下來,詳細講授戰車的“十死與八勝”。最後描述,將領如果曉得戰車的十死和八勝,按照地形擺設作戰打算,即便敵軍有千軍萬馬,也將百戰不殆。

武王曰:“十勝,何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