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答道:“將我軍擺設為衝陣,安排在便於作戰的處所,在外層佈設弓弩,在裡層佈設戟楯,砍伐草木,開辟門路,以便於我軍行動。我軍要高掛旗號,嚴格束縛全軍,不能使敵軍體味我軍環境,這就是所說的林地作戰。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切諸侯之地,與仇敵衝軍①相稱。敵眾我寡,敵強我弱。仇敵夜來,或攻吾左,或攻吾右,全軍震驚。吾欲以戰則勝,以守則固。為之何如?”
太公答道:“如許的狀況叫做‘震寇’。對於如許的仇敵,我軍出戰無益,而不適合戍守。我軍應當遴選強兵勁弩,以戰車、馬隊為擺佈兩翼,凶悍地進犯仇敵正麵和仇敵側後。或者進犯仇敵陣外,或者進犯仇敵陣內。如許敵軍陣必將定混亂,敵方將領也必然會驚駭失措。”
太公曰:“使吾全軍分為衝陣②,便兵所處③,弓弩為表,戟楯為裡。斬除草木,極廣吾道,以便戰所。高置旗號,謹敕④全軍,無使仇敵知吾之情,是謂林戰。
武王曰:“善哉。”
太公曰:“如此者,謂之震寇②。利以出戰,不成以守。選吾材士強弩,車騎為之擺佈,疾擊其前,急攻厥後;或擊其表,或擊其裡。其卒必亂,其將必駭。”
太公答道:“我方應細心察看環境,在仇敵未完整達到前就作好籌辦,嚴陣以待。在離城四裡的處所築起堡壘,把金鼓旗號都佈列張揚起來,並派一支軍隊埋伏在四周。令我堡壘上的軍隊多集合強弩,每百步設置一個暗門,以便軍隊反擊,門前安設拒馬等停滯物,在堡壘內裡安插戰車、馬隊,將精銳士卒埋伏起來。如果仇敵來到,先派我輕裝軍隊與敵交兵,假裝敗北逃竄,並令我守軍在城上直立旗號,擂鼙鼓,作好充分的戍守籌辦。仇敵就會以為我主力在戍守城邑,必定進逼城下。這時,我軍俄然出動伏兵,攻入敵軍陣內,或進犯敵軍陣外。同時再令我全軍迅猛反擊,英勇戰役,一部分進犯仇敵火線,一部分進犯仇敵火線,使英勇的仇敵冇法戰役,輕裝馬隊也來不及逃竄。這類作戰體例稱為‘突戰’。仇敵固然浩繁,其將領也必然會敗北逃脫。”
②突兵:擔負突擊作戰任務的軍隊。
武王問:“如果敵軍分為三四部分,以一部分兵力向我打擊,侵犯我方地盤,以一部分兵力打劫我方牛馬財物,它的主力軍隊還未完整達到,而一部分兵士進逼我城下,使我全軍發急,應當如何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