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後,我靠農學知識帶娃基建_第66章 豆油工坊開業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除了鄰近幾個縣有專門采購豆腐皮的行腳商隔幾日就來進貨,豆腐皮在台州府外也打出了一點名聲。

“無妨,她還小,還不記事。”眼看著傅薑憋著嘴要哭,蘇溱淡淡出聲。

倒是有些行腳商認出這東西是之前在豆腐坊門口賣豆渣餅所用的東西,曉得這豆油是用來煮菜的,隻是這平凡人家還是用不起,如果進貨,須得賣給家道殷實的人家,冇有門路不好買賣。

在工坊正式開業前,蘇溱跟伴計們好好打算了一下將來半月的施工打算,跟每位工人講了以後事情範圍。

伴計們也拿了本身貼身衣物,連續搬進宿舍。

豆油用完,木桶還能用來儲藏物品,竹筒也能拿來當水壺,等時候長了,這些還能拿來劈柴燒火。

接下來,工坊中日日傳來咚咚咚的聲響,男人使力的號令聲另有煸炒豆子的香氣。

幸虧趙木工父子已將榨油機做好,往周家院子過來時,趙木工父子在路邊看到立起來的水泥牆,嚇得不敢確認。

蘇溱心中默唸,你們還是多適應希奇,將來讓你們希奇的事情多著呢!

而後他們又見到員工宿舍與食堂,看著那平整四方的屋子,比他們農家土房不知都雅多少倍,地上也鋪了水泥,看那平整的模樣,不曉得的還覺得是將整塊石頭打磨出來的。

這個期間的帳本煩瑣難記,還冇有標點標記,趙暮自幼學過管家,記賬不成題目,但卻難倒了蘇溱。

豆腐坊如此買賣穩定,有了一批穩定客源。

親手參與扶植工廠的伴計倒不感覺水泥做成的屋子圍牆有多希奇,但外人乍一看,確切感到挺震驚的。

燒窯徒弟表情龐大簽了左券,拜彆的時候,心中還是忸捏,腦中不時想起蘇溱說的話,將水泥鋪成路,讓山裡的村落同外界接通。

“是28,真笨!”

比豆腐皮貴上很多,竹筒隻要手掌大小,分量該當未幾。

這一次,豆腐坊裡又出了個新奇東西,豆油!

看著兩姐妹喧華,趙暮清秀的眉頭覆蓋著一層煩愁,她望著帳本上用阿拉伯數字記錄的出入,麵上也愁苦了幾分,“這五萬斤糧食,能賺返來嗎?”

這是多麼的大功德啊!

畢竟這東西代價擺在那邊,不看看市場遠景,誰也不敢冒然進貨,萬一砸在手裡,但是要心疼死的。

遲疑了好一會兒才壯著膽量拍門。

這價真是頂破了天,貴得古怪。

就如燒窯徒弟想的,仙岩周邊就他一名燒窯徒弟,他燒石灰石已經輕車熟路,是現成的技術人,將來修工廠到縣城的水泥路,擺佈是避不開他的,倒不如一開端就把燒窯徒弟的心攏住。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