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77 學富百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如何挑選。古往今來,不過德與法。以德育人,以法為教。

劉備回禮:“蔡公謬讚。備幼年寡德。一起走來,‘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幸小有所成,亦不敢有涓滴怠慢。”

劉寵笑道:“老夫本欲與伯喈抵足而眠,促膝長談。何如精舍卻盛不下萬卷藏書。不知,少君侯可有主張?”

蔡邕笑執一禮:“那就滋擾了。”

“少君侯?”劉備聞聲昂首,見劉寵正笑吟吟的看著本身。

被世人引入一處院落。猛昂首,被一座圓形高樓,攔住視野。一條直通圓樓的林蔭大道兩旁,擠滿了芊芊學子。長久的沉寂,忽聽掌聲雷動。傳聞,此乃少君侯親創之鼓掌禮。雖與禮法分歧,卻極具傳染力。掌聲如鼓聲。戰鼓轟鳴,合法鼓勵。

蔡邕微微一笑:“禮不成廢。”

連絡此情此景。劉備頓時心中大定。看來,蔡伯喈一時半會不會走了。

“豈敢,豈敢。”劉備倉猝去攙扶。

劉備又豈能不知。

聽其言,觀其色。蔡邕見劉備虛懷若穀,更加欣喜。數月來淤積在胸腔內的憤激憂思,竟有所減緩。令蔡邕始料未及。

這還了得,劉備倉猝沐浴換衣,令麾下文武,並學壇大儒趕往西闕驅逐。

倒是蔡邕一起走來,更加驚奇。驚奇於一花一草,亭台樓閣。驚奇於一舉一動,邑民穿著氣色。更驚奇於胡人自在穿行期間,竟與周遭同氣相求,全無不當!

劉備與蔡邕目光一碰,這便長揖及地:“劉備見過蔡公。”

蔡邕疾步迎上:“祖榮兄長。”

“如此甚好!”劉寵眼中儘是笑意。

又聊一會,劉寵這才覺悟,拉著蔡邕向劉備走來。

乘天梯,一層層看過書院,又俯看樓心論壇。再聽少君侯賜學田四千畝,共豪門學子耕以自養。這便衝劉備長揖一禮:“‘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得少君侯如此,真乃我大漢之幸。”

問過前車,皆說仆人家在隊中。劉寵這便挨個扣問,便有一人從車頂躍下。抱拳道:“諸公且稍後,容某前去通報。”

並非怕失顏麵。而是大儒脾氣古怪。一言分歧,振衣而走。正如五原太守王智,本是美意,卻惹來清流無數罵名。偶然候,多做是錯,不如多聽少做。

蔡邕見劉備年雖幼,卻甚有風儀,舉止得體。這便恭敬回禮:“罪人蔡邕,見過少君侯。”

這日。刺奸來報,西闕外有一隊車馬,正向樓桑而來。

正如蔡邕所說,禮不成廢。劉備乃是臨鄉之君,豈能喧賓奪主。邑中百姓隻識少君侯和眾家臣,及三位大儒。對一頭短髮的蔡邕知之甚少。便是有人講起,四周人也隻是點頭擁戴,並無其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