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56 巡視國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範陽乃是故國,並無多少移民,遠不比督亢魚龍稠濁。管寧為官一任,各種毒手突發,大事小情不知遭受多少。知行合一,可謂良才。守一縣之地,綽綽不足。如此循吏,自當慎重。劉備命一隊繡衣吏隨身護佑,便可見一斑。

通塞苟由己。誌士不相卜。

德音流千載。功名重山嶽。

以是,羅馬人才說,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找石頭也要好久啊……

“易水又東,梁門陂水注之,陂水北接範陽陂,陂在範陽城西十裡,方十五裡,俗亦謂之為鹽台陂。陂水南通梁門澱,方三裡。”範陽縣治固城四周,便有方十五裡、方三裡的兩處陂澤。

其西北四十裡,有伏圖城。再往北二十裡,有長安城。黃金台,便坐落在伏圖與長安之間。

如前所說,時下幽州不但不缺水,還需防水患。劉備此次巡查國境,之以是逆行西進,先巡查範陽,正因範陽人丁浩繁,乃是治下除臨鄉外的第一大縣。民情最好。

黃金以後,戰亂不休。流寇、亂軍,四周逃竄。治安敏捷惡化。有一道堅毅的城牆,其首要性不言而喻。劉備走精兵線路,麾下兵士並未幾。守備千裡國境,若皆是散落的鄉野,一旦賊兵來襲,四周烽火。又如何能及時馳援。

船隊在河陽渡船埠泊岸。北易水、中易水、南拒馬水在此交彙,水陸暢達。渡口還設有野市,人來人往,熱烈非常。

舒吾陵霄羽。奮此千裡足。

終居天下宰。食此萬鐘祿。

國庫充盈。錢不花掉,留之何用?

“城、邑十,港八,倉十,關一,砦二。”三百裡臨鄉,便有城池十座。範陽縣撤除兩三座城池,餘下多是鄉野。地力未能儘顯。劉備此來的另一個目標,便是築城。

另有浩繁鄉邑,散落在縣境以內。中易水,繞範陽城而過。為考查民生,劉備並未乘船直抵城下。渡口下船後,換乘黃駥馬,與一乾人等沿官道而進。一起走來,見兩側麥田已收割結束,麥秸堆滿了田間。比起臨鄉一地還未收割的水稻。薊國餘下各縣,蒔植的多是小麥。從下季開端,將連續改稻作。

正如知名王飲恨城下那般。人皆城居,仰仗堅城高牆,再令手持弓弩,顛末兩年軍旅生涯曆練的民兵守城。足以將亂軍擋在城下。為雄師馳援,締造貴重的機會。

營建城池,臨鄉一地,上至主公劉備,下到販夫走狗。皆深切民氣。築城不要太有經曆。之前,劉備總感覺漢朝的夯土牆,比起同期間羅馬矗立的石頭牆,實在有些不上層次。但是,真正活在時下,劉備才明白夯土版築牆的可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