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這便乘新晉下水的旗艦“遊麟”號,逆巨馬水而上,入北易水前去範陽縣。
燕趙舊地,慷慨悲歌。
水上舟船,紛繁遁藏。待水軍遠去,來往船家,口中仍嘖嘖有聲,各自嗟歎。
台上有殿、堂、閣等古修建共二十五間,重樓疊翠,花木盈庭。殿前有一古井,稱金台古井。
有麴義鎮守,方城縣很快盜匪絕跡,民氣安寧,氣象為之一新。
更有仿前漢長安,督造的長安城。
甚麼,還要錄入軍功。這蟊賊的腦袋,還能作數?
劉備即命人裁撤重造。台上重樓高閣,覆道飛架。廣植花木,修建官舍。取名:四方館。
本來另有武功爵。
遠行前,已稀有人如願。事隔兩年,又有二城美滿達成所願。
賊寇草結的營盤,如何能經得起先登死士的衝鋒。
恰逢大朝會。劉備這便擢升二報酬城令。食俸千石。又與二人商定,待治下人丁破二十萬,便拜為王宮行人。領食雙俸。
幾位國王,債台高築。這可如何是好……
長安城下殺亂羌者。赫赫凶名,早已遍傳北地。雖尚不能止小兒夜啼。卻也足以震懾宵小之輩。
可見築城時是多麼的不吝工本。牆基深厚,周長五裡。城內房屋雖儘數坍塌,地基猶存。街道巷陌,縱橫如棋盤,亦清楚可見。
四方賢者,紛繁慕名而來。待館中學士驗明正身,這便酌情保舉給兩位國相,另行安設。
麴義聞訊喜從天降。
兩位義弟,皆稱萬人敵。出鎮一方,隻當大材小用。
一日連破數寨。首惡儘誅。從眾儘數押入障城,收編留用。
麴義率先登死士,一人雙馬,穿城而過。人馬如龍,氣勢沖天。濃烈的肅殺之氣,吼怒劈麵,嗆得人難以呼吸。亦難抵擋。
劉備命彆部司馬麴義領麾下先登,駐守雀台障。以防備北麵來敵。
從官員的春秋,人丁的佈局,等諸多方麵,皆不丟臉出,薊國正如初升之陽,活力興旺,蓄勢待發。
英烈何其多也。
雀台一時候歡聲雷動。
此城建於宣帝時,時範陽公主嫁幽州刺史李宣。公主思念長安,乃於範陽縣築此城,意味長安,故名之。城中有棗樹,著花而不成果實。枝皆向西南,俗謂思鄉棗。
劉備大喜。特命貲庫放貸一千萬,給河間王劉陔翻本。所謂投桃報李。世上冇有無緣無端的愛,更冇有無緣無端的恨。
如何能冇有薊國三興在後?
劉備築高台,劉陔築債台。又豈止他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