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拜見君侯。”跪地行大禮。
“皇後說的是。”
“我久居中宮,身邊彆無它物。此物乃是大婚時,陛下所賜。現在…便贈與君妻。也算是不失皇前麵子。”
入園下車。郭常侍已趕來相迎。
本來如此。
“臣……”‘不敢’二字尚未出口,想著皇後先前‘無需拘束’之言,劉備轉而言道:“大匠乃是豪傑。正與劉備對路。與臣連喝三杯,麵不改色。如此人物,自當交友。”
見中常侍一起引向水邊,劉備這便問道:“皇後安在?”
“漢之步搖,以金為鳳,下有邸,前有笄,綴五采玉以垂下,行則擺盪。”
“臣,辭職。”劉備捧起托盤,躬身後退,回身出門。
“恰是。分娩期近,臣……”說到嫡妻,劉備語氣一柔:“臣隻需想起,便坐立難安。”
劉備歎了口氣。汗青是如此的近似。
劉備昂首看時,忽覺樓上有人窺視。細細去尋,卻又不見人影。
“都說臨鄉侯靈秀天成,乃天家麒麟。本日一見,果人如其名。”
“臣……謝皇後。”
“說得好。”皇後欣然一笑:“家兄亦是個利落人。君侯可多多走動。”
“日前家兄設席,滿朝文武應者寥寥,唯有君侯親臨,撐起場麵。我替家兄謝過。”
聖心難料,時陰時晴。
見劉備不理睬。郭常侍又道:“陛下蕭瑟皇後已久。現在專寵王美人。一旦……皇後恐如宋皇後故事。”
不久,又出閣將劉備引入。
“聽聞君侯年前娶妻,現在將近得子。”
“臣,忸捏。”劉備三拜。
再說,何後失勢,必將鳩殺王美人!
“皇後在對岸濯龍橋上。”中常侍答道。
“垂白叟快快請起。”劉備上前攙扶。
三日倉促而過。
郭常侍表示小黃門取來湯藥。交由宮女捧入,皇後服下,這才止咳。
“無妨。既是我所賜,但用無妨。”
偷看劉備一眼,郭常侍言道:“聽聞此言,皇後這才憂愁生疾。”
劉備倉猝推讓:“此乃皇後禦用之物,臣妻如何能用。”
故而不管郭常侍如何言語摸索,劉備一起皆杜口不言。
“此乃女子甲等大事。我也是過來人,此中滋味,苦樂自知。”
“哦?”劉備這便點頭:“有道是令媛之子坐不垂堂。陛下善保龍體,也是人之常情。”
小黃門帶路,車駕轉往濯龍園。
《後漢書·輿服誌下》:“皇後之服不異,步搖簪珥,惟用假結,步搖以黃金為山題,貫白珠為桂枝相繆。一爵(雀)九華,熊、虎、赤羆、天祿,辟邪,南山豐大特六獸,諸爵獸皆翡翠為毛羽,金題白珠璫,繞以翡翠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