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是自古便有‘旱極而蝗’之說。
下課後,劉備返回府中。召烏蓮扣問鮮卑諸事。
可若不能速戰持久,一擊而中,墮入耐久戰。現在內憂內亂的漢庭,底子冇法支撐。
中原以農立國,自古便把水、旱、蝗並列為三大害。《詩經?小雅》就有“去其螟滕”的記錄。滕,便是蝗蟲。
代郡之高柳縣北三百裡,便是鮮卑王庭彈汗山地點!
“觀,觀也,於上張望也”。乃指高大修建。
如此說來,必是搗巢之策。
見黃忠沉默不語。劉備這便問道:寄父又做何想?
取直搗敵巢之意。
蝗災常常和水災相伴而生。一方麵,在乾旱年份,因為地下水位降落,泥土板結堅固,含水量降落,蝗蟲產卵數大為增加。於此同時,乾旱年份,江河湖泊水麵縮小,低凹地暴露,也為蝗蟲供應了更多合適產卵的場合。另一方麵,乾旱環境發展的植物含水量較低,蝗蟲以此為食,發展較快,生殖力極高。
待劉備看完,恩師又取出禦史劉陶的手書。言朝廷或將啟用恩師為議郎,東觀訂正儒學經籍,並參與續寫《漢記(史稱《東觀漢記》)》的事情。
因行搗巢之策,又因檀石槐將鮮卑分紅東、中、西三部。故而要兵分三路。所出皆是大漢精騎。日夜奔馳,凡是有一起破敵,便可直搗敵巢。若能斬殺胡酋檀石槐,鮮卑必亂。分裂後的鮮卑,再有力對抗北匈奴、三郡烏桓這些歸附漢庭的胡人。
見劉備彷彿不解,徐榮這便解釋道:胡人所賴有三:水草、芻稾、鹽地。而這些處所,都是稀有的。且位置牢固,皆近我邊關。
話說,鮮卑南抄緣邊,北拒丁零,東卻夫餘,西擊烏孫。儘據匈奴故地,東西萬四千餘裡,南北七千餘裡,收羅山川水澤鹽池。如此龐大的國土,合法居中而守。為何恰好把王庭立在距我大漢如此之近的彈汗山?
冇等黃忠開口,烏蓮卻點頭:“此策凶惡。”
正如左豐密信,此戰不成製止。
護烏桓校尉夏育上言:“請征幽州諸郡兵出塞擊之,一冬、二春,必能禽滅。”也是把此戰,限定在‘一冬、二春’一年以內!
劉備笑道:這個郎官倒是安逸。
檀石槐之鮮卑,已成大患。劉備不記得有誰贏過檀石槐。此次北上討賊,必定大敗。幸虧檀石槐英年早逝。鮮卑由此分裂成三部,不複先前之勢。
東觀,位於洛陽南宮。修建高大富麗,最上層高閣十二間,四周殿閣相望,綠樹成蔭,環境幽雅。為宮廷保藏圖籍檔案,及修撰史乘的首要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