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提及來。名不副實的三公之位,就如同後代外洋鍍金。可逢人吹個牛逼,‘老夫曾位列三公’,吾門‘四世三公’諸如此類。
自從見到劉備,崔太尉就表示的極其矜持。若不是劉備主動見禮,他全當未曾瞭解。實在,在場的諸位大人,那個不知崔家二子便是食俸千石的臨鄉家丞。又何必避嫌。
黃門令左豐一眼便掃見劉備。這便遣身邊親隨小黃門,將劉備領入宗室行列。
張濟,字元江,汝南細陽縣人。陛下即位後,由楊賜保舉,至華光殿為陛下講習儒學典範,乃為帝師。光和二年三月,代袁逢為司空。
“如此大事,天子竟未親臨?”劉備有些將信將疑。
“老朽見過君侯。”比起自稱老夫的楊賜,曾為帝師的張濟要更加年老。劉備微微昂首,卻見張濟竟長揖及地,倉猝上前攙扶:“這如何使得,司空快快請起!”
自從他花五百萬錢買來太尉一職後,大漢便天災不竭。幸虧陛下部下包涵,三公輪換數遍,卻皆未拿他太尉開刀。遵循後代的說法,此乃質保期。就不知在陛下心中,五百萬錢買來的太尉,能有多久的質保。想必,間隔出保之日,亦不遠矣。
話說。若非劉備托士異從比景接回太後生母。太後生母早已於熹平元年六月,便在比景歸天。而竇太後也因母親逝去而愁悶成疾,於同年七月初十病逝。
三公居首,散落各處的官吏各就各位。皆是洛陽九賓,遠比正月旦會時混入諸多新手時,快多了。
恩師又衝左邊之人作揖:“此乃張司空。”
冒然參與陛下與太後紛爭。亦是引火燒身。實為不智!
獨一分歧,此乃帝王家祭,竇太後亦在場。
“早聞君侯大名,正月旦會上一見,名不虛傳。”陳耽亦笑著回禮。
另有久已瞭解,本日才得見的崔太尉、禦史劉陶。
不是自找費事麼!
“無妨。”張濟笑著直起家:“老朽年老體衰,不耐酷寒。久居洛陽寒痹入骨。若非崔太尉贈我臨鄉磁墊,以解痛苦。本日又豈能在先帝陵前與諸君相會。”
陳耽,字漢公,東海郡人,曆位三司,以忠著稱。先前主持正月旦會的,便是此人。
祭奠彆無分歧。亦是三公在前,三叩九拜後,奉上捐軀、祭品,朗讀悼詞。
劉備一時進退兩難。
隻是。在如此眾目睽睽之下,陛下百官皆親臨之時,去見太後?
劉禦史卻點頭:“無妨。君侯不是外人。”
進退兩難,劉備忽想到左豐。這便喚來黃門令親隨小黃門,代為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