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25 黃龍見譙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時下室第,不管階基、柱礎、門窗、鬥拱,還是屋頂、簷端、瓦飾、雕飾,築造工藝早已成熟。修建佈局更趨公道,裝潢已豐富多樣。

單單屋頂瓦飾,就分為四阿、攢尖、硬山、廈兩端造(歇山)、不廈兩端造(懸山)五種。瓦頭飾以滴水瓦當,有四神、葵紋、蓮斑紋、捲雲紋、鋸齒紋等,更是華麗大氣。

想要縫製一件色純而粹的貂裘大氅,非常不易。即便是母親,還稀有以萬計的毛皮,也不過做了數件。

所謂‘臘賜’,簡樸的說,就是‘臘月之犒賞’。可比後代的年關獎。

督亢溝內,一隊車輪舟,捲浪而行。

樓桑遂成了本日之樓桑。

做如此竄改,多是邑中官吏人家。樓桑雖無垣牆,倒是名副實在的城邑。少君侯任命樂隱為樓桑長後,邑中官吏體係日趨完美。雖是小吏,報酬卻高。皆知少君侯恥於蓄奴,故而邑中多店主子仆人,少有家奴。所雇人等,皆簽劵書。一月數百到數千不等。如果門客,則更高。樓桑在籍齊民兩萬餘口。還稀有千主子、雇工。再加上行商、學子。人丁已過三萬。盤桓邑中的旅客和旅人還未算。

公孫氏說,全在信與不信。

《漢官儀》中記錄“臘賜”一項為:大將軍、三公各錢二十萬、牛肉兩百斤、粳米兩百斛,特進(位同三公)、侯十五萬,卿十萬,校尉五萬,尚書三萬,侍中、將、大夫各兩萬,千石、六百石各七千,虎賁郎、羽林郎三千。

不過是夯土版築,尚未包磚。城上角樓、橋樓、堞牆,甕城等,乃至護城河,亦未完工。就連城門都冇來及打造,臨時用鹿角刀車封堵。酈城跨酈亭溝水而建。隻要東西二門,南北皆為水門。酈亭溝分流巨馬水,車輪舟,商船來往,航道繁忙。再加上河堤兩岸建起很多天車、水碓等水利機器,故而夏季也未結冰。

劉備曾說,久坐而不聞其香。作為城邑的仆人,劉備的一舉一動,都是邑民仿效的工具。他如何為人處世,接物待人。皆是樓桑榜樣。故而樓桑‘五缺’敞開,路通南北,卻能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最大啟事,便是少君侯。

當然,宅院亦有竄改。之前樓桑種麥,故而家家建有磨房。現在全改成水田,磨房無用。大多被邑民另行改建它用。最常見的便是改成二層樓閣,租賃給尚未分到宅院,或是滯留在邑中的商客旅人。另有不養家禽的人家,亦把豬圈牛棚一同拆卸。在磨房處另起三層樓閣,與後樓歸併成一座主樓。右院望樓,與並排的前樓,之間架設覆道。戰時,家中望樓弓手可疇前樓直抵望樓,如此在幾樓間展轉騰挪,可守備鄰近大片街巷。前院覆滿紅色礫石,居中建起花圃。後院豬圈,亦被改成後花圃。另造假山魚池,睡蓮垂柳,美景如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