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巴列維文典範所述。死者靈魂坐於軀體之一端,共曆三天三夜。第四日淩晨,靈魂到達森嚴可怖的“裁判之橋”(即“欽瓦特橋”)。為了給死者以最大的襄助,家人在三日內須極力記念,祭司須唸誦經文,繼而血祭及對火的禮拜。第三日夜晚,為亡者奉獻肉食和壽衣,確保死者之靈,翌日淩晨能安然踏上赴冥世的旅途。
遵循高僧的指導,又把火把擲入火海。了儘牽掛。
“安世高最後見的既是檀那。檀那便是他在大家間最後一縷牽絆。”高僧一口精純的京畿官話。
“有勞文和。”劉備這便起家,活動開辟麻的雙腿,向火場走去。
信奉雖分歧,卻同日而終。究竟是偶合,還是另有啟事?
寺中藩僧皆來幫手。麵上無喜無悲,手腳利落,行動如常。
見劉備目露疑色,高僧笑道:“佛渡有緣人。”
清冷台,原是明帝少時讀書乘涼之處。後為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譯經之所。
劉備懂了。這便舉火上前,深看坐化圈中的安世高一眼,繞著撲滅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