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闐王尉遲安國,設席王宮大殿,為長史一行拂塵洗塵。
正如劉備所說,域外諸國口中的悠遠綠洲。是東西方文明的熔爐。撤除是玉料的主產地,亦是絲綢胡服首要的加工地之一。從關內販來的整批絲綢,在於闐製成裁縫,經過南道絲路販運到貴霜等地。賺取钜額利潤。
西域諸國屬於藩邦。諸侯王倒是封國。
此等胸懷,又如何不令國人敬佩。
這件事做的,怎叫一個寒傖了得。
漢庭的諸侯王,與西域各國的國王,實在是兩個觀點。
王敬遂去往於闐。顛末拘彌國,拘彌王成國又對王敬說:“於闐國人籌算擁我為王,可用害死西域長史的罪名,將於闐王建誅殺,於闐必然歸服。”王敬貪建功名,這便同意。到達於闐後,王敬設酒菜,請(於闐王)建赴宴,欲暗中侵犯。
本日,長史又切身到訪。
“請。”劉備亦舉杯。
正所謂拋磚引玉。若盜采玉石的豪商,真是秦牧,且身份又如劉備所想。聽聞劉備此行乃衝本身而來,必不會坐以待斃。
“不知長史欲從那邊動手?”
一入使館,劉備立即收斂笑容:“謹慎防備,謹防夜襲。”
輸僰不聽。衝到樓上,斬殺王敬,懸首於市。後,輸僰自主為於闐王,於闐國人便又將他殺死,另立建之子,安國為於闐王。
因而,於闐王便覺得,劉備此來乃是采為私用。
即上前將建斬首。
賓主儘歡,於闐王又遣人將劉備一乾人等送往驛館。長史代天子利用西域,身份多麼高貴。現在親臨於闐,國人皆與有榮焉。
“既如此,本王又當如何?”
漢化程度頗高。城內佛塔聳峙,民居多漢式氣勢。衣食住行,亦與中原附近。
劉備飲至微醺,出宮後見路上行人載歌載舞,梗阻於道。這便上馬,趨步前行。
酒過三巡。劉備這便道明來意:“下官此來,乃是為清算玉石開采。”
行人見狀,紛繁上前施禮。口呼:長史大人。劉備亦幾次回禮。
諸侯王,來采一次也就夠了。所造玉器皆可傳給下任諸侯王。
“便依長史所言。”於闐王這便舉杯。
時下玉料多被做成掛件,或配飾。玉質器皿卻非普通人能夠享用。故而,遣人來崑崙采美玉的多是各路貴爵。玉器能夠傳世。
“不瞞長史,玉石開采之以是混亂,正因多方權勢參與此中。背後之人皆漢庭貴胄,本王實在是故意有力。”於闐王這便言道。
長史少年英姿,邊幅堂堂。恰逢華燈初上,月滿中天。君子如玉,豪氣勃發。舉手投足,一身貴氣。人群頗多敬佩,皆竊保私語,果是漢家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