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城,計一萬二千四百七十五戶,十七萬五千八百六十餘口。
玄月尾,諸事龐大的臨鄉,終究完成了這一年的上計。
正如詳確的編戶軌製。計簿上分門彆類,列舉了郡、國,此一計年中,地盤、人丁、田畝、官吏、兵卒、山林、水澤、堠(hòu)砦、出入等,諸多詳情。且還要與上一計年,停止橫向比對。存亡、增減,一目瞭然。
又曰“計斷玄月”:以每年十月初到翌年玄月尾,為一個財務年度。因此郡、國遣吏上計的時候便在“計斷玄月”以後。太初元年(前104年)改以正月為歲首後,還是“計斷玄月”。今漢亦延此例。
《後漢書·百官誌》亦載:“大鴻臚,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諸侯及四方歸義蠻夷。其郊廟施禮,讚導,請行事,既可,以命群司。諸王入朝,當郊迎,典其禮節。及郡國上計,匡四方來,亦屬焉”。
“漢時八月案比而造籍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