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談飛昇,有兩種含義,其一是指修行高人有飛天之能,凡人稱為飛仙,那是溢美之詞。真正的飛昇成仙,是指入迷入化以後,人間各種化身美滿無礙,可超脫色界而得大擺脫,此時方是真瑤池地。如此說來入迷入化以後另有修行境地,但孫思邈就冇有多講了。
張果有些難堪:“我已經說了少爺體弱不便見客,可那位仙長以為我成心難堪,他自稱在齊雲峰立觀為梅家做法祈福,少爺終究無恙而醒,就算彆人不能見,莫非連他呂道長都不見嗎?”
世上不但有人,另有眾生。人間有修行之道,眾生也能夠修行,因而有修行高人,也有妖怪精靈。所謂修行,修於去處而證本源,悟大道求超脫。因為人間道統分歧,尋求分歧,體例也分歧,各門各派源流龐雜。
如果換一個穿越的當代人傳聞呂洞賓要收他為徒,恐怕會樂得一蹦多高,但此時梅振衣聽了心中卻微微一驚,感覺不仇家。不但是因為孫思邈昨晚說的話,並且梅振衣早就曉得江湖八大門中有“法師吃門徒”的說法,指的就是專找有錢有勢的冤大頭動手,說他有仙緣,要渡為有緣人收為門徒,財色名利一齊騙,被騙者常常還矇在鼓裏對騙子恭恭敬敬。梅太公曾講過很多如許的軼事,看來這位呂道長恐怕也冇安甚麼美意眼。
梅振衣一不留意問了這一句才感覺不對,就算生而知之也不能這麼誇大,趕快解釋道:“我有一次聽振名和振聲在房門外對問,就在背誦內經,我聞聲一些就記著了。”
梅振衣一聽呂純陽就一愣,明天還和孫思邈提到此人,言語當中孫思邈彷彿對這小我並不是很感冒。如果是在他方纔醒來的時候,一傳聞呂洞賓的大名,弄不好一溜小跑就去見了,但現在環境不太一樣了,他多少已經體味這個天下的近況,內心多了幾分疑慮。
孫思邈苦笑:“且不要誇我,你固然聰明,但畢竟年紀還小,不懂人間痛苦江湖險惡。有人確有修行神通,但更多人未免誇大其詞欺世盜名,世上魚目混珠之徒甚眾。就算有些許成績者,一定不可欺瞞手腕以食利自肥。”
孫思邈笑了:“有些事不能言述,要切身考證方知,奉告你最簡樸的,大成真人傳聞有三元之壽,脫病厄之苦,能終其天年而不衰。所謂三元之壽,一甲子循環為一元,三元為一百八十年。……有此境地之人也一定都在人間留三元之限,隻是略說罷了,重點在終其天年而不衰。也能夠遇大劫而終,或自解而去,或境地更進以求飛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