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老子,彼老子?”樂之揚望著耿璿,一臉詫異,“鬨來鬨去,耿兄竟有兩個老子?”
樂之揚想起伴讀一事,便覺大大的頭痛,當下說道:“徐公爺,我有一名女伴,不知府上可有去處?”
世人無不奇特,方孝孺問道:“仙長此話怎講?”
老者一臉惶恐,連連打躬作揖,冇口兒說:“不敢,不敢……”蜀王看他一眼,笑道:“二姐夫你冇問,我也冇說。這位先生姓郭,大號爾汝,是我王府裡的樂工,琵琶之妙,冠絕岷峨。”
梅殷也是一愣,苦笑道:“忸捏,忸捏,這位老先生來了好久,我還冇問過他的名號!”
朱高熾、道衍一邊聞聲,均是大皺眉頭,不過朱高煦一貫荒淫,就連朱元璋也很頭痛,兩人縱使勸說,他也一定肯聽。
郭爾汝忽為世人諦視,低頭袖手,不堪惶恐。梅殷笑道:“郭先生但是來插手樂道大會的麼?”蜀王笑道:“我可冇說。”梅殷指著他說道:“好殿下,跟我也打草率眼?”他頓了一頓,又說,“論音樂,道靈仙長也是一把妙手,當日禦書房裡,他和寶輝公主琴笛合奏,就連陛下也讚不斷口!”
朱高熾笑道:“父親另有邊事,下月方能進京。”
樂之揚隻覺一股知名火直躥頭頂,燒得麵紅耳熱。他打量耿璿,此人身材頎長、膚色白淨,劍眉朗目,不失威武之氣。耿璿聽了梅殷之言,站起家來,衝著樂之揚拱手笑道:“久仰久仰。”
世人一聽,無不動容,耿璿望著樂之揚,眼中大有迷惑,蜀王的目光卻落在空碧笛上,眉頭微微皺起,透露沉思神情。樂之揚見他眼神,隻覺心頭髮毛,暗悔帶了玉笛出來,蜀王和朱微骨肉同胞,或許見過這一支玉笛。
梅殷深知此人陳腐,聽他口風不善,忙說:“方大人說差了,仙長是羽士,當然治道經,大人是儒士,當然治儒經。”
正自不得方法,忽聽道衍笑道:“方大人所言差矣。和尚羽士又如何?道衍不敢說專精儒學,倒也讀過四書五經,但不知,方大人飽學通儒,卻又讀過幾本佛經?”
朱高熾上前施禮:“侄兒見過王叔。”朱高煦也隨之施禮。道衍一麵合十,一麵向樂之揚低聲說道:“這一名是蜀王殿下。”
耿璿嗬嗬直笑,麵露輕視。方孝孺倒是神采陰沉,揚聲說道:“這就是仙長的不對了,所謂東宮伴讀,應是飽學之士,不通儒家文籍,如何能夠伴隨儲君?”
“不錯。”方孝孺傲然道,“百善孝為先,孔教以孝道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