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先生_第五十三回 劈濤斬浪殺賊救友 對酒當歌慷慨激昂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鄭八叉說:“你儘管搖船走就是,我遊得包管比船快!”說罷,一手抓住一根韁繩把馬拉下水,呼哨一聲,兩匹馬把他夾在中間,衝向南岸。

“鄭大哥!你真行!”蒲鬆齡一豎大拇指站起來,撫掌大笑道:“瞭解二十多年,本日才真正熟諳了你鄭八叉。才見麵,我感覺你粗頭笨腦的,聽了這番辭吐才豁然明白,你本來是外粗內細,表悍內秀的豪傑豪俠,你對功名利祿的精煉觀點,使我茅塞頓開!不錯,我和大多數讀書人一樣,被宦途繩索捆得透不過氣來,身陷泥沼卻又有力自拔,不敢越傳統雷池一步,乃至煩悶蹉跎,半生得誌!實不相瞞,本日千裡迢迢趕去寶應,是應寶應知縣、鄉友孫蕙之邀去做幕賓,實在是為了一點蠅頭微利,本身苦苦跋涉不說,還扳連上小卿一同刻苦。固然如此,還是本身安撫本身,先找點差使乾著養家餬口,再圖進取,誰知運氣多舛,進取不成反幾乎把性命搭上!第一次:科考落榜,知山東巡撫與主考相互勾搭,狼狽為奸,心中不憤,寫了首小詩;給貢院題了付春聯。底子算不上鬨考場,如許就捅了馬蜂窩!趙貴要如臨大敵,調兵遣將來圍捕我。要不是小卿脫手相救,早已做刀下之鬼!本日河中遇險,又多虧大哥相救。通過這兩件事,是我深深感到做人之險。可退一步想,兩次遇險,兩次得救,又使我熟諳到此生有吉人互助,福大命大。”

鄭八叉也不追逐,見船小載不下兩匹馬,便對小卿說:“你盪舟漸漸走,我牽著兩匹馬遊疇昔。

“小卿!”大漢見陳淑卿展開了眼睛,狂喜地喊:“你們要去那裡?如何就上了這賊船?”

蒲鬆齡道:“好朋友永久是好朋友,何必尋求名義上的兄弟,兄弟來自血緣,無可挑選。結拜兄弟,情勢罷了,而朋友則來自義氣,誌同道合,肝膽相照!朋字雙月齊肩並立,無貧繁華賤之分,無高低凹凸之彆,從某種意義來講,不是兄弟勝似兄弟!大哥覺得如何?”

鄭八叉說:“不可!闖王治軍,規律嚴明,不拿百姓一針一線,豈有喝酒用飯不付錢的事理,拿歸去,鄭某告彆了!”

“見龍王爺去啦,民氣無足蛇吞相!上回我趕上他在這裡圖財害命,劫了個販茶葉的,不幸他家有老母,冇成果彆性命,這回又碰上他害你們……悔不該那次冇宰了他,讓他不知又害了多少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