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誌常道:“那隻好獲咎了。”點蒼漁隱工夫已經不錯,算是到了李誌常所說到了半山腰那一撥人的層度。但是他本日麵對的是李誌常,李誌常暗道我如果憑招數上勝了你,你也一定心折。何況此番不是結仇而來。
那漁夫心道:重陽真人和徒弟友情深厚,這卻不好回絕。但是連全真教都治不好的傷非要等徒弟來救,那就難辦了,乾脆不出聲,教他知難而退。
他肝火中燒,就要抽回鐵漿,哪曉得任他如何使力都抽動不了半分。李誌常看他一眼,淺笑道:“兄台但是要收回鐵漿,莫急我還你便是。”
李誌常博學多識知他唱的是山坡羊,心道:你愛唱山坡羊,我回你一個。他清吟道:“青山相待,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榮枯誰成敗?陋巷單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誌不改!”
李誌長幽幽一歎,點蒼漁隱就瞥見他身影消逝了,然後感受背後肺俞穴一麻,然後身子發軟,被李誌常扶住,把他放在柳樹下。李誌常並冇有效多少功力,等半刻後,穴道自解。李誌常拿起船槳對老寺人說道:“嶽老,走吧。”老寺人俗名嶽峰,李誌常便以嶽老相稱。嶽峰擔憂道:“你如許做不會獲咎那位高人吧。”
點蒼漁隱道:“不管你從那裡曉得的,你快走吧。”說著動起手來,揮起鐵漿要趕李誌常二人走。
兩人持續上前,隻見山壁之上垂下一根長藤。李誌常笑道:“嶽老可還上的去?”
李誌常道:“無妨,隻要走一步看一步了。”
這時轉出個樵夫,揹著一捆柴,讚道:“好曲兒。”他見李誌常和老寺人坐的點蒼漁隱的鐵舟上來,覺得是客人,道:“上去吧。”
上得山頂隻見一塊高山,開墾出二十餘畝良田。山坡上一頭黃牛舉頭吽鳴,所處情勢卻極奇特。那牛仰天臥在一塊岩石上,四足掙紮,站不起來,那石搖搖欲墮,上麵一人擺起了丁字步,雙手托住岩石,隻要一放手,必將連牛帶石一起跌入上麵深穀。那人所站處又是一塊凸起的懸岩,無處讓步,即使捨得那牛不要,但那岩石壓將下來,不是斷手,也必折足。瞧這情勢,必是那牛爬在坡上吃草,出錯跌將下來,撞鬆岩石,那人便在近處,搶著托石救牛,卻將本身墮入這狼狽地步。
李誌常等了半響,見他神采穩定,仍然還不答覆,知他成心難堪。李誌常臉露難堪之色,來之前給老寺人說他長輩和段皇爺有友情,哪知人家理也不睬。李誌常持續道:“長輩並非白手而來,我知段皇爺救人會耗費功力,不過長輩有獨門心法能夠助皇爺不會耗損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