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此次百姓當局不籌算讓陳紹寬如許首要的大員到天津領受兵艦,畢竟陳紹寬現在還是百姓當局水兵司令,一旦他呈現甚麼不測,影響還是頗大的。特彆是一旦動靜泄漏,保不準日軍會派出多少航空兵來反對他們。
浪急湧高,峻岩夾持,隻要在江陰兩岸安上幾門大口徑火炮,江中再龐大的艦隊也難以上溯,是以中日開戰之前這裡就成了兩邊爭奪的重點。
實際上陳紹寬這麼主動也是有本身的苦處,不得不來。他現在固然是水兵最高批示官,但是水兵的家底已經將近停業了,再冇有艦艇彌補的話,中國水兵就真的成了個空殼子了。
水兵主力全軍淹冇以後,陳紹寬成了光桿司令,他的表情極其沉重,冇有了水兵的中國已經完整落空了對萬裡海疆的節製權。不過他不悔怨。固然主力全數沉在江陰,但是保衛江陰封閉線的戰役隔絕了日軍沿長江西進的詭計,粉碎了日軍3個月滅亡中國的好夢,庇護了長江下流軍政構造、工礦企業向四川大火線的安然轉移,為百姓當局以空間調換時候之耐久抗戰的最後勝利作出了出色的進獻。
此次聽到馬錚所部竟然在天津緝獲了這麼多的日兵艦艇,這讓陳紹寬再次看到了水兵崛起的但願,是以纔會不吝冒險前來。(未完待續。)
首批自沉的兵艦為艦齡最大的“通濟”練習艦、“大同”、“自強”巡洋艦、“德勝”、“威勝”水機母艦、“武勝”測量艇、“辰”字與“宿”字魚雷艇,這批兵艦大多為清朝遺留的舊艦。
水兵部又請行政院訓令江蘇、浙江、安徽、湖北各省當局告急征用民用劃子、鹽船185艘,滿載石子沉入封閉線的空地中。這些民船一共利用了30.94萬立方英尺石子,合65020擔。如果加上9月25日自沉的“海容”、“海圻”、“海籌”、“海琛”艦四艘巡洋艦,在江陰的沉船封江功課當中一共自沉老舊兵艦與商輪43艘,合計噸位63800餘噸。而跟著海容”、“海圻”、“海籌”、“海琛”艦四艘巡洋艦的自沉,中國水兵在那一天落空了本身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