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聯1939_第三八七章 發展(4)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日本軍隊在1939年夏季,集合了分離在長城、華北、東北的部分軍隊,以鐵路、公路等交通線為依托,對華北地區的抗日力量持續策動大範圍掃蕩,並在荒漠挖溝築堡試圖停滯抗日力量的打擊,實施“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據點為鎖”的“囚籠政策”,藉此節製並逐步縮小抗日力量,1940年5月,日軍華北方麵軍為實現其“治安肅正”打算,集結第20、第109師團主力落第10、第35、第36、第108師團與獨立混成第4、第9旅團各一部共5萬餘人,由日軍第1軍司令官梅津批示,對太行抗日按照地停止掃蕩,詭計尋殲八路軍主力,打通白(圭)晉(城)、邯(鄲)長(治)、平(定)遼(縣)等交通要道,節製首要城鎮,豆割抗日按照地,八路軍第129師批示該師第385、第386旅落第115師第344旅、晉豫支隊、決死第1、第3縱隊停止反掃蕩作戰。

“但願大師要抽出時候加強實際學習、進步政治憬悟、站在群眾的態度上、環繞著強大本身、毀滅仇敵的底子任務去思慮本身賣力的事情,如何促進軍隊戰役力的進步。如何變更公眾的抗日熱忱、如何生長按照地的經濟。冇有思惟、隻會死拚蠻乾的乾部很難有所進步。”

與關外的悶頭生長的孟慶山分歧,關內疆場此時到處都是疆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