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破三千世相_第9章 督府製度的雙刃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3. 風險對衝鏈:將隱患轉化為製約籌馬(綠營軍餉的養廉銀設想)

(二)厘金局的陰陽賬

真正的玄機在賬冊夾縫。用米湯寫的暗賬裡,三成厘金養湘軍,兩成辦理綠營,五成竟流向都城的琉璃廠——那邊新開的古玩鋪掌櫃,恰是恭親王門下的包衣主子。當朝廷禦史來查時,曾國藩呈上的明賬用硃砂勾畫,好似給各方權勢劃出血肉清楚的蛋糕。

漢口茶社的平話人現在拍醒木唱道:"曾文正公造秤人,稱得了長毛稱不了心。湘軍化作長江水,至今猶聞算盤聲。"茶客杯中沉浮的君山銀針,彷彿那年天津教案的血淚,在光陰裡載沉載浮永不沉降。

十年後,張之洞在武昌建兩湖書院,發明地基下埋著湘軍舊秤。秤桿已朽,秤盤裡凝著血與鹽的結晶,秤砣上刻著"禮"字卻生滿銅綠。侍從問是否清理,香濤先生歎道:"留著吧,這秤砣比《勸學篇》更重。"

(七)金陵書局的天平傾

長沙校場演武那日,綠營兵的紅纓槍頭全裹了棉布,湘軍的劈山炮卻填滿實彈。曾國藩撫著黃馬褂上的線頭道:"棉布裹槍是給朝廷看,實彈操演是給長毛看。"這話被風捲到旗營都統耳中,當晚綠營的棉布就換成湘軍的土布。

(一)衡州大營的活字印

1. 靜態虔誠法例:對下級揭示可控的不完美(如湘軍用心留財務縫隙)

曾國藩寄往故鄉的信箋,總在"國"字上多點一墨。弟曾國荃破天京時,這墨點俄然化作蠅頭小楷:"金陵光複,當歸隱故鄉。"九帥讀罷渾身盜汗,連夜將搜刮的財寶分贈湘鄉團練。

(六)天津教案的秤桿斷

——晚清曾國藩的湘軍製衡體係

(五)綠營與湘軍的太極推手

2. 資訊關鍵術:成為各方諜報的必經節點(幕府五行佈局的深層邏輯)

喜好堪破三千世相請大師保藏:堪破三千世相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最妙的是軍餉發放。湘軍士卒月銀四兩二錢,綠營僅二兩四錢,但後者可領"養廉銀"補足差額。這"養廉銀"實為曾國藩從鹽稅中挪出,既保綠營麵子,又讓其受製於人。某日綠營肇事,湘軍俄然停發鹽引,不過三日肇事者便散了。

更絕的是給宗子曾紀澤的信。信中論及書法,特地攻訐歐陽詢《九成宮》"佈局過緊",實則表示京中局勢;誇獎顏真卿《祭侄稿》"真氣淋漓",實為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