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破三千世相_第3章 情緒價值的藝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但蜜語甘言過了火候,比砒霜還毒。某年元宵節,某侍郎誇乾隆"詩追李杜",當場被髮配寧古塔。和珅暗裡點撥接任者:"說皇上書法賽過趙孟頫尚可,說文采蓋過詩仙?你這是罵聖祖冇讀過唐詩呢!"

真正的話術大師都曉得"三明治法例"——就像禦膳房的芙蓉雞片,得用兩片火腿夾著嫩雞肉。嘉慶年間有次早朝,王傑反對修建承德彆宮,開口倒是:"皇上當年在《避暑山莊記》中寫道'土木之工,宜慎',現在聖慮更加深遠了。"氣得乾隆有火發不出,倒像本身打了本身嘴巴。

嘉慶四年正月初八,和珅在獄中接過白綾。監刑官發明他貼身藏著一本《禦製詩註釋》,冊頁間密密麻麻的講明,竟比翰林院的版本還精美三分。這位權傾朝野的大贓官至死不明白,為甚麼乾隆朝無往倒黴的招數,到新皇這裡就成了催命符。

養心殿裡的對話仍在持續。乾隆俄然放下茶盞:"紀曉嵐昨日說朕的詩……"和珅立即接話:"紀大人學究天人,卻不知皇上以詩為史、寓治世之道於風月。"天子大笑,案頭的密摺被炭盆淹冇,陝甘早災的奏報化作一縷青煙。

琉璃廠的老掌櫃有句買賣經:"誇客人目光好,不如幫他顯擺學問。"某次拍賣會上,有位處長盯著明朝青花瓷盤躊躇,中間秘書輕聲說:"這纏枝蓮紋和您辦公室的蘇繡屏風倒是絕配。"厥後那瓷盤的成交價,比預估高了整整三成。

分寸感的存亡線

——比黃金更貴的馬屁

這類"化題目為功勞"的伎倆,在嘉慶初年整治漕運時被劉墉學去七分。麵對淤塞的河道,他不上奏摺談清淤預算,反而建議"請皇上賜名新開河段"。當"永濟渠"三個禦筆金字刻上閘口,戶部撥銀子痛快得就像開了閘的大水。

捧人如烹鮮的學問

諫言裹蜜的訣竅

和珅書房裡有本秘不示人的《諫事錄》,此中記錄著某年山西巡撫請增鹽稅的故事。那日朝堂上,他先誇乾隆的《禦製耕織圖》"深恤民力",轉而提到"晉商車馬絡繹,竟有鹽引超發之虞"。等天子皺眉時,才慢悠悠獻計:"不如讓鹽商們競買特許,既顯皇恩浩大,又解處所睏乏。"

這話傳到軍機處,阿桂等人嗤之以鼻。可當和珅把"雷雲"解釋成"官方魑魅",順勢提出"保甲連坐法"時,滿朝文武才驚覺馬屁裡藏著刀鋒。厥後此法推行,竟真讓白蓮教活動收斂很多。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