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誌怪天下的謊言狂歡,暗合《鬼穀子》"反應之術"。
最毒的是《促織》中的謊言鏈。成名之子化蟋蟀救父,卻被傳為"妖童附蟲",待蟋蟀鬥勝得官,流言又轉作"祖宗顯靈"。這正應《淮南子》"塞翁失馬"之喻,但是百姓隻記傳奇,不聞血淚。
殘月隱入雲層,蒲鬆齡記念館的銅像出現青苔。石桌上供著旅客塞的硬幣,導遊手冊卷邊處印著:"鬼狐有脾氣,笑罵成文章。"俄然一陣穿堂風過,某頁《聊齋》手稿摹本嘩嘩翻動,停在那篇未完成的《謊言誌》:"世無本相,遂生百鬼;民氣有隙,乃養妖言。"
古人遊淄博聊齋城,導遊指著"狐仙園"吹噓:"摸摸狐狸尾巴,包管桃花運旺!"商店叫賣"小倩同款骨灰罈",壇底印著二維碼。這魔幻實際,好似《畫壁》中的警示:"幻由人生,老衲何能解!"
2、妖言三重奏
康熙十八年的寒夜,蒲鬆齡寫完《公孫九娘》,擲筆長歎。故事裡清軍屠萊陽的冤魂,在百姓口中竟成"於七翅膀化鬼反叛"。他提壺澆在硯台,墨跡化開如血,寫下:"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間乎!"
1、荒齋夜畫皮
青州城西的破廟裡,王生拾起那捲美人圖時,月光正舔舐著畫中人的眼角。女子從絹帛中盈盈走出,腰間玉佩刻著"太原王氏",笑渦裡盛著虎魄色的酒。更夫趙大透過殘窗窺見這一幕,次日便傳遍街巷:"王秀才娶了畫中仙!"卻不知那畫皮鬼每夜對鏡形貌人皮時,窗欞上還映著墨客啃噬的森森白骨。
東方既白,第一縷陽光刺破狐仙園的霧靄。那些被貿易化的"聶小倩嬰寧"人偶褪去妖媚,暴露塑料樞紐。晨掃的老者將"骨灰罈"工藝品堆進堆棧,嘟囔著:"真該讓蒲留仙瞧瞧,現在這世道,可比他筆下的鬼怪古怪多嘍。"
3、青燈照鬼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