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氣味(染沉檀者近法堂,沾炊火者近齋堂)
正如虛雲老衲人在雲居山,將抗戰時的彈片嵌進蒲團:"煩惱即菩提,炮彈亦是蒲團。"某年日本和尚來訪,見蒲團上彈痕累累,合十歎道:"一彈指間六十頃刻,這蒲團竟載著三千大千天下。"
《景德傳燈錄》載:"坐破蒲團不計年,悟來隻在頃刻間。"這破與不破之間,藏著修行深淺的暗碼。
《楞嚴經》載:"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這"指月之喻",在禪堂化作蒲團的指引服從。
1、蒲團舊痕辨修行
古人可循此智:
這般玄機,暗合《六祖壇經》"本來無一物"的頓悟之道。宋朝大慧宗杲禪師更在《禪林寶訓》中記錄:"蒲團新舊,如人麵紋,久坐者紋淺,躁坐者痕深。"某日遊方僧至天童寺,見知客僧遞來的蒲團縫著九道金線,當即合十:"《法華經》九品蓮台,小僧隻敢坐三品。"
蘇軾《琴詩》雲:"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這弦外之音,好似蒲團上的無形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