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破三千世相_第11章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集體恐懼的傳導與化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3、戲中戲裡破迷局

此招暗合《鬼穀子》"飛箝術",以勢導利,以利製勢。垂白叟早查明明淨:鄭家女與李秀才暗通款曲,孫家侄實為賭徒,徐氏更與劉璞毫無乾係。他用心亂判,恰是要逼出世人實在訴求。正如他在《判牘集》中所注:"破懼之道,在使其懼無可懼。"

三今後城隍廟演《拉郎配》,喬太守微服坐在戲台下。當演到縣官亂判姻緣時,他俄然拍案而起:"好個胡塗官!怎不問問那被改配的女子?"滿場嘩然中,鄭家女俄然衝上戲台哭訴:"民女早與西街李秀才私定畢生!"這出"戲中戲",原是喬太守與李秀才合演的破局計。

洛陽城的秋色浸著牡丹香,喬太守卻把三樁婚約的庚帖攤在公案上,如同玩弄火藥引線。堂下跪著的三對父子,額頭緊貼青磚,卻藏不住眼角亂跳的錯愕——這亂局起於半月前廟會,劉家公子錯掀了孫家蜜斯的轎簾,偏巧被路過的喬太守撞見。現在垂白叟硃筆懸在半空,俄然想起《淮南子》裡的警示:"眾議成林,無翼而飛",這判筆落下時,恐要掀起場民氣海嘯。

若破心頭得失障,且看洛陽牡丹紅。

灰塵落定那日,喬太守邀三家人共賞牡丹。指著一株"青龍臥墨池",他漫聲道:"此花墨色花瓣本為病態,反成珍品。"說著挖著花根,暴露早埋的婚書契據——劉家賠孫家十兩,鄭家免孫家藥債,徐氏與李秀才終立室屬。三家麵麵相覷,恍覺月餘膠葛,竟為這早有定命的十兩銀子。

最妙的是判詞:"移乾柴近烈火,無怪其燃。"這話戳破世人遮羞布。三家人領了判書如捧炭火,劉璞跪求撤消婚約,願賠百兩;孫孀婦俄然改口"給十兩便罷";鄭掌櫃更是取出欠條願作賀禮。這場麵好似《莊子》"朝三暮四"的寓言——世人總為"朝四暮三"的得失計算,卻不知總數未變。

1、轎簾輕掀起驚雷

4、牡丹田下埋心鎖

5、判筆點破得失障

三年後喬太守致仕歸鄉,洛陽百姓送"明鏡高懸"匾額。他卻在匾後題小字:"明鏡照形,不照心。"有學子就教為官之道,白叟指著案頭《周易》笑道:"世人怕失一錢,老夫便送他失百錢的機遇。"見對方不解,又添半句:"待他死守百錢時,早忘了最後怕失的究竟是何物。"

那日劉璞本在追脫手的紙鳶,撞翻孫家肩輿純屬不測。可孫孀婦當街哭嚎"名節儘毀",引得上百香客圍觀。喬太守踱步而來時,瞥見人群裡閃過鄭家藥鋪掌櫃的嘲笑——本來孫家欠鄭家百兩藥錢,這孀婦正愁無處欺詐。這般借題闡揚的伎倆,好似《韓非子》所言"市賈爭一錢,至死不相讓",世人總將藐小喪失無窮放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