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艘航母去抗日_242 三百公裡強行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些炮本來都在日本兵艦上,滿是德製的75毫米榴彈炮,裝在炮車上,能夠由馬拉著行軍,在第一師的強大火力之下,一其中隊的鬼子很快就灰飛煙滅了。

驛道上的最首要的防備據點就是二龍山炮台和鬆樹山炮台,比及日軍步兵中隊倉促趕到的時候,發明這兩座炮台已經被第一師占據了。

林遠曉得他新組建的第一旅是擋不住遼陽救兵的,現在戰局的關頭就在方纔登岸的第一師身上。

林遠給琉球第一師下達了作戰號令:在四天以內,趕到遼陽。

四天行軍三百千米,均勻每天七十五千米,這個強度已經很大了,不過第一師的批示官卻不滿足於如許的速率,他的號令是:三天,趕到遼陽。

旅順城中也冇有多少守軍,以是很快就被攻占了。旅順港被西方人稱為“遠東的直布羅陀”,地理位置之精美讓無數人神馳,在林遠的期間,新中國建立今後,蘇聯人乃至想要耐久占有旅順港,這裡最絕妙的處所,莫過於它的港口是被陸地包抄的,隻要一條水路可供收支,敵艦想從內裡打出去,根基上是不成能的。

現在遼東半島上的局勢就是:大山岩被林遠圍著,林遠的後路有遼陽和旅順的日軍救兵,這兩個處所的救兵又被琉球第一師抄了後路!

旅順留下的日軍,大多都是保衛炮台的炮兵,真正有戰役力的步兵不超越一其中隊,而他們,還完整不曉得琉球第一師登岸的動靜,琉球第一師的高層骨乾都是水兵陸戰隊的成員,在他們的批示下,第一師沿著驛道撲奔旅順。

按照兵艦形狀,旗號判定敵我,是察看員們的必修課,東鄉平八郎見到海岸炮台竟然在向本身開炮,氣得跳腳痛罵,倉猝號令部下給炮台發旗語,但是冇有人答覆,倒是參謀長鮫島員規反應了過來,旅順被清軍奪了!

第一師更大的上風是火炮,他們不但設備了一百八十門迫擊炮,另有二十門舢板炮,所謂的舢板炮,就是淺顯的榴彈炮,它們是放在兵艦上的,當兵士登岸的時候,這些炮就給兵士們利用,因而就又給它起了一個新名字。

在招兵的檢測中,三千米短跑,這些冇有顛末練習的琉球青年,有百分之四十的人跑進了十二分半,這個數據是很驚人的,要曉得,林遠阿誰期間的束縛軍新兵的三千米優良標準是十二分四十秒,優良率遠遠達不到百分之四十。琉球人很多都是以打漁為生,很多孩子平生下來,學會的第一件事是吃奶,第二件就是泅水,泅水對於人的肺活量晉升很大,短跑速率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肺活量,並且這些青年人從十來歲就跟著大人出海捕魚,琉球人的漁船都是帆船動力的,拉帆收帆,搖櫓劃槳,撒網收網都是體力活,以是琉球青年的肌肉力量也很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