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經_第兩百八十五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楚望舒回身麵朝影壁,指尖虛空劃著,嗤嗤聲中,石粉飄落,呈現一行筆力蒼勁的字:“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酒樓掌櫃立即命侍衛反對,大聲道:“不得擅闖頂樓,不得擅闖。”

“本來是道門弟子。”

百來號人齊刷刷扭頭,高樓以外,平空而立一名鬚髮潔白的白叟,穿樸實長衫,臉上皺紋遍及,若不是他這手虛空而立的神仙手腕,看著與淺顯白叟無異。

楚望舒道:“半句足矣。”

“不知天高地厚,江河魚蝦不知四海之大。”

酒樓掌櫃一愣。

一股莫名的酸楚和欣然浮上吃瓜大眾心中,彷彿經曆了一場刻骨而無法的姻緣,讓人懷想,讓民氣酸,讓人無法。然後,是一種難以言說的蕭灑。與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謔......”世人吃驚不小。

芻狗是祭奠用的物品,整句話的意義,六合無所謂仁慈,把人間萬物當作祭品一樣劃一視之,賢人無所謂仁慈,把百姓當作祭品一樣劃一視之。

“此言有點事理,可並不敷與辯駁先賢名言,不敷全麵,我們不認同。”

南陽先生不置可否。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這句話是當年李妙真對他說的,兩人的分離宣佈。

如果在其他場合,在場的讀書人就要擊掌,說一聲:妙極!

但,此時現在,做為答覆影壁上那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因為那位道尊不認同後半句:賢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這就是雙靈之身的程度?經世之才?很多人絕望的搖點頭,將這件事定義為一場鬨劇。也有人第一時候看向南陽先生,等候他的評價,但南陽先生沉默不語。

而“天變不敷畏,祖宗不敷法,人言不敷恤”,通篇弘揚的思惟:人定勝天!並把天道當作假想敵。有一點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味道。

“為何?”南陽先生問出了世民氣中疑問。

喧鬨的群情聲,更有人催促酒樓掌櫃,拿下此人,不能讓他持續撒潑。

雙靈之身值得誇獎,但“經世之才”四字,意義就不一樣。儒家誇天賦高絕的天賦,應當是驚世之才更公道。一字之差,意義截然分歧。前者合用讀書人,指的是治國、平天下的學問。儒家人是高傲的,武夫再短長也是武夫,絕對不會冠以“經世之才”四字。

較著分歧道理。

吵吵嚷嚷,亂成一團。

“當年那位道尊都沉默無言,他卻要代道尊答覆,嗬,滑天下之大稽。”

正說著,俄然聽到亂成一團的腳步聲傳來,那是無數人搶先恐後登階的聲音,樓下的酒客們摩肩擦踵的往頂樓跑。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