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闕唱完,整篇詩曲全數結束。在場的統統懂《詩經》的人都被後宮玉葉館中的公主和博士深深地佩服了,真是色、聲、詩、樂俱佳。
小默一陣風地跑到台邊,向上喊道:“公主、馨博士你們必然要敗北他們。”
十畝之間,桑者閒閒。
寤寐有為,涕泗滂湃。
豈不爾思?願言則嚏。
劉莽一陣竊喜:我自小就熟讀《詩經》,兩個美人要想對付過關是不成能的。短短一個時候罷了,要從整部《詩經》中摘取未幾很多四十篇章的詩句分解一曲,包括風、雅、頌,包辦十五國風,還要高低貫穿,不能生搬硬套,何止不輕易,的確難如登天!哼哼,到時候抱得美人歸是必定的了。
道之雲遠,胡能有定。
比玉心中卻說不出的一陣欣喜。雖說如此一來不能見到敬慕的兩位美女的麵龐,但他甘願如許,也不但願本身所歆慕之人遭人窺覬。
已焉哉!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君子兮,噬肯適我?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贈之以勺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因為這個兩重的意想不到,把上天賜與他們的此次偶合安排完整白白忽視了,錯過了。芷馨還是垂眸於麵紗內,空淨如水;舒晏不敢犯顏公主,背對著檯麵。
鶉之奔奔,鵲之彊彊。
總角之宴,談笑晏晏。
第二闕該由十七公主領唱,但她對於《詩經》比芷馨相差很多,詩句不敷熟諳,且聯句都是由芷馨所做,又是發自芷馨的心底之音。以是此闕仍由芷馨領唱:
——為何這麼巧,恰好是汝河?而不是原詩中的溱河與洧河?哦,明白了,摘句聯詩,不能隨便對原詩句補充或是更調某字,還要兼顧字數與韻調,以是,此處必然是為了與第二句“遵彼微行”有前後適應之意,才選的這句“遵彼汝墳”。但詩中女子接下來要做甚麼?且往下聽。
楊柳依依,女子有行。
如此夫君何?
小默此時欣喜若狂,走到劉莽和宇文襲跟前,趾高氣揚隧道:“如何樣,劉使節,你的統統好夢都破裂了吧?是不是輸得心折口服?”
淑人君子,德音孔昭。
“嗬嗬。這一闕明顯是表了一個決計,對日發誓,果斷不渝。我真是自作多情,把一個旁不相乾的人設想成韓芷馨。可即便芷馨真的活過來又有何用?還不是斷念塌地的想著舒晏?”固然痛恨,但是比玉內心還是不肯擺盪這個胡想。
兩小我在台上,也不曉得小默唧唧哇哇說的甚麼意義。她們現在不能過量地分神,因為二人方纔聯成了這支詩曲,還不算熟諳,略不留意便能夠健忘而聯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