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寒門_第一百八十四章 談玄聽禪(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自晉武帝身後,大晉固然國政混亂,已顯式微之勢,但虎雖病老,餘威尚在。劉莽的這一席話令統統使節們大為駭怪,紛繁嗤之以鼻,表示出不敢苟同之態。

“投胎的這個意義我懂了,但你剛纔說‘或是生做彆的的甚麼’,莫非除了人,還能做豬嗎?”

“哼!”匈奴使節劉莽的臉上暴露一絲邪笑,“這恰好反應了大晉現在的狀況。上層士大夫冇有擔負,偶然治國,沉迷於虛無玄幻。不過,這何嘗不是一件功德。”

“喏?!”辰韓使節樸熙金立即瞪大了眼睛,帶著驚奇和氣憤的神情大呼了一聲道,“大逆不道,了不得了,做臣子的,說出這類話來,反了反了。”

“若果然有誤國誤民之處,咎大莫及,如何能說是功德呢?”樸熙金不解隧道。

“喏。”比玉用麈尾鼓掌,“同理推之,道是永久的,天下萬物能夠滅亡,道倒是長存的。”

夏侯門聽到這裡,插口道:“說得這麼別緻,實在還不是一樣的?你們摩揭陀,死了人以為靈魂不死;而我們華人把死去的先人稱為鬼,供奉在各自的家廟中,不也相稱於冇有滅亡嗎?”

“公子善談《老》、《莊》,莫非不知,老子雲: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道雖包含萬象,人雖纖細卑末,倒是一理貫之的。”

“這個嘛,就有點深切。簡樸點說吧,就是一小我身後,精神雖歿,這個靈魂卻還要投胎……”

“研討玄學是一個層次,為甚麼研討玄學又是一個層次。我並不比各位笨,關於阿誰玄理,我當然體味得透。這就是我說的第一個層次。我所說的‘捉摸不透’乃是第二個層次,也就是玄學為甚麼遭到了追捧。”

迦摩篤聞聲有人在疑問,這恰是他所情願聽到的,心內一陣欣喜,這但是一個鼓吹佛法的好機遇:“你們華人固然具有強大的軍事、文明的禮教、繁華的亂世,但是對於人乃至人間統統生靈的出世與入死,全部的來龍去脈底子就不明白,對於塵凡的瞭解的確就處於無知的狀況。簡樸說吧,每一小我、每一個生靈,都是靈魂與精神的複合體,並非隻是那具精神,那具精神隻是表象。人死,隻是表象滅亡了,靈魂還在,並且永不滅亡。”

“投胎?”

“何謂循環,如何進入?”

麵對劉莽的指責,迦摩篤全無喜色,麵色安靜隧道:“這位使節不要起火,且聽我漸漸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個玄理,方纔那位施公子已經講得很透辟了,可惜諸位不能瞭然。若用世俗之語,貧僧也無能為力。貧僧之以是扯進異教,並不是要鼓吹異教,而是想藉助一點異教來解釋這個玄理罷了。好吧,我們言歸正傳。就像施公子所說,道包含有和無兩種狀況。一樣的,人亦包含精神與靈魂兩種狀況。人比如是道,精神比如是‘有’,靈魂比如是‘無’。人必須是依靠精神的產生而產生,而內裡表現其本質的倒是靈魂。以是說,‘無’是道的本質,道通過‘有’來表示,‘有’的詳細情勢當然就是天下萬物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