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丞也不必想不開。這就是大多數人的人道弱處。如果都能像你如許保全大局,早就天下為公了。煩惱無益,我勸舒丞還是早點兒想一個彆例纔是。”
杜堅見舒晏如此愁悶,問瞭然以是,然後道:“商貨買賣,靠的是運轉暢通。暢通得越快,就越能盤活。郡裡財力有限,隻存了這麼一點兒米。要想滿足全郡統統百姓,隻能是用賣米換返來的錢再持續去外埠買米,然後再賣,如此循環。”
舒晏欣然了一會兒,對崔二道:“你明日再來,我包管你能買到米。”
顛末體味,本來是城本土間的農夫們傳聞郡署低價賣米,也都趕進城來買。
老百姓們正愁糧價日趨上漲,傳聞郡裡以平價賣糧,哪有不歡暢的?紛繁拿著米袋子跑來采辦,府庫門前排起了長長的步隊。
......
此發起不消舒晏辯駁,杜堅先斥了聲道:“這算甚麼主張?平常百姓之家還要開門過日子,堂堂一郡之城池如何能關起門來不出不進!再者說,城外的百姓也是百姓,若真要鬨了饑荒,還不得一視同仁?”
舒晏無法地苦笑道:“這我何嘗不知?題目是現在全部豫州全都被旱情覆蓋著,其他郡比我們汝陰也好不到那裡去。想再從鄰近各郡買米可不像先前那麼輕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