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772年庫克揚帆南下到19世紀末,前後有很多探險家駕帆船去尋覓南邊大陸,汗青上把這一期間稱為帆船期間。20世紀初到第一次天下大戰前,固然時候長久,但人類前後征服了南磁極和南頂點,出現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探險豪傑。汗青上稱這一期間為豪傑期間。第一次天下大戰後至50年代中期,人類在南極探險逐步用機器設備代替了狗拉雪橇。1928年英國的威爾金駕機飛越南極半島。1929年美國人伯德駕機飛越南頂點,同年另一美國人艾爾斯沃斯駕機從南極半島頂端飛至羅斯冰架。飛機在南極探險方麵為人類宏觀精確地熟諳南極大陸供應了可靠的手腕,汗青上稱這一期間為機器化期間。從1957-1958年的國際地球物理年起至今。浩繁的科學家湧往南極,他們在那邊建立長年考查站。停止多學科的科學考查,人們稱這一期間為科學考查期間。
1910年6月,斯科特帶領的英國探險隊乘“新大陸”號分開歐洲。1911年6月6日,斯科特在麥克默多海峽安營紮寨。等候南極夏季的到來。10月下旬,當阿蒙森已經從羅斯冰障的鯨灣向南頂點衝刺時,斯科特一行卻遲遲不能向目標地進軍。因為氣候太壞,雖值夏季但風暴不止,又幾個隊員病倒了,以是直到10月尾,斯科特便決定向南頂點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