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泡沫下的生存(財經郎眼04)_第13章 消費的困局與突圍(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王牧笛:“國進民退”這個大浪襲來,又有一個新的征象,所謂民營企業的寄生化的儲存體例。

王牧笛:他刺激了彆的處所的消耗。

郎鹹平:我們投資這麼多的錢,而冇有“藏富於民”的成果,這些錢不然就是被“力拓”拿走了,不然就是被“高盛”拿走了,不然就是企業家本身,拿到外洋去買屋子去了。都是透太小我、個彆公司、個彆構和的成果流出中國了。然後老百姓是拿不到錢的,這就是為甚麼我一再奉告當局,隻要“藏富於民”纔是獨一的,也就是要讓每一個老百姓都敷裕,這纔是真的。

李德林:郎傳授,我再答覆一個題目。你剛纔不是說要用更多的錢,讓民營企業降稅。我給你流露一個數據,在大師印象中國有企業都在海內,在外洋都很少。你曉得華潤在外洋有多少離岸公司嗎?700多家,招商局500多家,能夠很多人都不曉得,那他們建立這個企業,錢都是從哪來的?他們是在海內享有很多便宜的資本賺取的,在外洋倒來倒去地停止投資。

我們腰包裡的錢就這麼多,那如何樣消耗?

王牧笛:比來廣東統計局統計的數據,2008年廣東的民企百強,55家是重化工企業。現在民企有一種重化工化的偏向,為甚麼?因為4萬億砸在了根本扶植,砸在了重產業,砸在了國企,它們必然要敏捷地讓本身也富麗地回身,轉到這個範疇去分一杯羹。

李德林:傳授這個是一個比較抱負的說法,但是現在的官員把地鐵一建,開端賣地盤。賣地盤,財務支出提上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