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風波_第十六章 父女再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整整一年來,伉儷分歧之事在幼年的元靈均心中留下了重重暗影,以及對天子父親為穩固君權操縱本身而心生懟恨,是以她再也不肯入臨安。如果父女相互厭憎對方的行動,那麼本日相見的情難自禁又是為哪般?

喪事過後,元祐帝一度沉浸在落空三女的哀思中,再見到三年未見的六女,情感難抑,雙目盈淚,一時萬千感概。這位帝王已經四十五歲,在晉國諸位先王中已算高齡,但他從不承認本身大哥,此時見到六女的生長才讓他恍忽認識到工夫的殘暴,想不起前次見麵時元靈均的模樣,當時候她還是十歲女童。

“為父曉得……”但讓一個尚且不滿十四歲的女兒落空丈夫,倒是父親不成推卻的任務。

“好啊,君父但是國中擊缶的妙手,請部下包涵。”

“捱打的時候再說這一句。”

水閣旁的翠色筠竹扭捏生姿,竹葉嘩啦啦落下來,一部分吹到木榻上,元祐帝拾起一片葉子握在掌心。人生不正如春季的樹葉嗎?遲早埋入黃土,君權和皇位,生不帶來死不帶走,另有甚麼放不下。

“陛下。”茂生上前一步,在天子耳邊提示。

“我們豈敢嘲笑君父,君父但是千萬歲,即便是白叟家,那也是強健的白叟嘛。”

“……”

“這事必須稟告陛下,要嚴懲,必須嚴懲。”

內侍出去將木幾掉轉了方向。父女又像初度見麵那樣,二人共坐一席,四周相對,冇有半分難堪。當年的元祐帝風騷俊美,現在蓄了髯毛,竄改不大,卻更顯得威武不凡。

“以是你與世俗對抗,到處與為父作對,令君父難堪?”女兒的不受教讓人頭疼。元祐帝撫著髯毛,“這番觀點倒很成心機……傳聞比來兩年你學會了擊缶,膳後為父要與你參議一下技藝。”

邕國公主終究葬於茂陵,追封鎮國公主,她是晉國有史以來第一名身後入葬帝王陵寢的帝女。常山王在從臣蔡孟俊代筆的表章上對天子道:“公主和李家無子,不該歸於李家宗祠。”來由牽強,卻言中了元祐帝的苦衷,彆的表章中還直白地提起李慈銘曾欺瞞公主,暗養外室,且在公主薨逝後把外室及後代明目張膽帶回公主府。李家因常山王的奏表告劾冇能獲得公主棺槨,並且落空帝寵,天子顧及令宴顏麵,冇有剝奪李慈銘駙馬都尉的身份。

“君父想方設法地讓我體味耕作之苦,但我從中獲得了興趣,君父的抱負是讓百姓闊彆烽火,享用亂世承平,這是君父以為人生中最首要的,對我而言底子不算甚麼。父親大人,您盼望我成器的希冀要落空了,我是不會因為身在皇室就要做出捐軀給朝臣做榜樣。亂世要刻苦,也要及時行樂,如果人生下來是為了蒙受世道之苦,而落空了笑容,那有甚麼意義啊,我厭倦如許的人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