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陰真經
張無忌等衝到山腰,隻見山下旗號招展,南首旗上一個“徐”字,北首旗上一個“常”字,知是徐達與常遇春到了。徐常二人受命帶兵打擊豫南一帶,獲得布袋和尚說不得傳訊,得悉教主受困少室山,便帶兵星夜來援。徐達與常遇春所率教眾都是久經戰陣之士,兼之人數浩繁,逼迫元軍西退。
蒙古軍每十名流兵為一個十人隊,由十夫長帶領,其上為百人隊、千人隊、萬人隊,層層統屬,臨陣時如心使臂,如臂使手,如手使指。張無忌傳令專揀元軍官長殛斃,倘若兩軍對壘,佈陣攻戰,此法難行,因官長多數在後督戰;但現在元軍在山坡上散戰,元兵雖精,官長武功畢竟不及中原英俠,幾名千夫長、百夫長遭殺。蒙古精兵批示無人,頓時亂成了一團。
接著俞蓮舟、殷梨亭、楊逍、範遙、韋一笑等妙手順次遵行,隻見群雄如穿花胡蝶,接二連三的躍過牆去,有的誇耀輕功,更在半空中演出諸般花式,躍到四百餘人,餘下便再無人試。這堵照壁實在不低,若非輕功了得,卻也不易一躍而上。群雄武功修為分歧,擅於拳腳兵刃的,輕功常常便甚平常。江湖上的成名流物無不有自知之明,決不肯當眾自暴其短。
本來張無忌翻閱《武穆遺書》,見第一章便說:“治軍之道,嚴令為先。”他知這些江湖豪士向來大家自大,各行其是,個彆武功雖強,聚在一起倒是烏合之眾,若非申令部勒,令大家順從批示,決不能與蒙古精兵相抗,是以第一件事便命銳金旗監令法律。
說到這裡,兩人一齊哈哈大笑。這幾句對答,恰是當年兩人在綠柳山莊的地牢中所說。隻是當日兩人說這幾句話時滿懷敵意,今夕卻柔情無窮。
張鬆溪排眾而出,說道:“我能躍上。”躍上照壁,悄悄從另一麵翻下,武當派梯雲縱輕功名聞天下,以張鬆溪的本事,要躍過這堵照壁可說不費吹灰之力,但他毫不矯飾,隻老誠懇實的遵令躍上,再行翻下。
趙敏悄悄的道:“無忌哥哥,我和你初度相遇綠柳山莊,厥後一起跌上天牢,當時怎想獲得今後能跟你在一起?”張無忌嗤的一聲笑,伸手抓住她左腳,脫下了她鞋子。趙敏笑道:“一個大男人,卻來欺負弱女子。”張無忌道:“你是弱女子麼?你狡計多端,比十個男人漢還短長。”趙敏笑道:“多承張大教主誇獎,小女子愧不敢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