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未幾時,崇字二營也見敗象。袁承誌拍馬而前,見三名清將正圍攻一人,那人滿身是血,恰是朱安國。袁承誌上前殺了兩名清將,餘下清將衝過朱安國身側,突入敵陣而去。朱安國受傷,搖搖擺晃,說道:“承誌,多謝你來救我,我們打不過了……”袁承誌上前抱他過來,坐在本身馬前,說道:“朱叔叔,我們去止血治傷……”朱安國說:“不,韃子兵好短長,我們還得打,弟兄們傷害!”
朱安國道:“我們該當答覆史閣部纔是。”袁承誌道:“便請朱叔叔辛苦一趟,送幾件禮品去揚州,說我們願以客軍身份,跟史閣部聯手抗清。清兵如犯淮泗,我軍便擾清兵火線管束,共同兵戈,但我們不奉朝廷號令。”朱安國受命而去。
羅大千道:“北京南來的一個官員,帶了個少年同來,說是崇禎天子的太子……”袁承誌心道:“這是阿九的弟弟,我倒見過。”羅大千道:“朝廷曉得了,派人去查明,這些人有的在北京做過講官,教過太子的書,太子一見便認了他們出來,先叫他們名字。這些官員受過福王宏光天子和馬士英的指導,說倘若真是太子,宏光天子就得讓位,天然都回報說不認得。朝廷不問情由,就將這少年下在獄中,到底是不是太子,原也難說。這件事傳了開來,在長江上遊帶兵的將軍中有個左良玉,官封寧南伯,駐兵武昌。他跟馬士英分歧,說監禁太子,乃大大不忠,因而出兵東下,要清君側,兵到九江,左良玉俄然急病身亡,部兵由他兒子左夢庚統帶。南京調黃得功沿江堵截,左夢庚不會兵戈,兵敗降清。”
袁承誌血劍懸在半空,心下沉吟,這一劍該不該劈下去?猛聽得號角嗚嗚聲響,前哨吹號示警,有敵軍來攻。袁承誌收劍插腰,喝道:“有敵軍來攻,漫衍步隊抗敵!”
孫仲壽又稟報:闖王敗走山西後,滿清肅親王豪格受命來侵山東,不久攻入濟南,東破青州,斬明守將趙應元,又平濟寧滿家洞。闖軍“金蛇營”僻在魯東,清軍倒將來攻。這時南京明朝的大臣立了福王由崧作監國,厥後即位稱帝。由崧是崇禎天子的堂弟,他父親常洵是前光宗天子的兄弟。福王雖與帝係較近,但為人昏淫,鳳陽總督馬士英力主立他,以便節製。南朝兵部尚書史可法以潞王較為賢明,則主張立潞王。但馬士英把握兵權,又與駐兵江北的四大總兵高傑、劉澤清、劉良佐、黃得功聯絡,派兵迎來了福王。史可法無可何如,隻得同意。四大總兵中高傑軍隊駐在江北泗水,史可法要他去和“金蛇營”連絡,共抗清兵進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