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大明_第四十六章 運河遇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好說好說。”老道嗬嗬一笑,就與楊震並肩站在船舷邊上,指著運河滾滾不斷地說了起來。

一條兩層的客船乘風駛在安靜的河麵之上。氣候固然有些酷寒,但北風卻不大,倒恰是一個行船的好時候,除了將近年節,叫人生出思惟之情外。

“哎,不過是一些陋劣的觀點罷了,當不得施主如此謬讚。”老道說著,俄然看向楊震,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來:“實在若論見地,施主當不在老道之下。而要說境遇之奇,施主在我大明怕也找不到第二個類似者吧?”

但這叫喚聲傳到二層船艙,卻惹得內裡一名三十多歲的男人連連皺眉。他本就心中有事,再加上有些暈船就更難受了,現在又聽到這煩人的叫喚聲,天然會有所反應了。

那船老邁一向都在存眷著上麵那些客人的環境,見有人俄然出來,就從速湊了過來:“客倌不知有何叮嚀?”

但因為唐楓他們並冇有出艙觀景的意義,楊震這個新人也隻能陪著。現在終究有了這麼個機遇,他如何還能放過呢?

“抱愧抱愧,今後必然重視!”蔣老邁忙點頭稱是。當日船埠上的景象他也是瞧著的,曉得這些客人確切權勢不小,並且現在就有十多人呢,豈是他這個跑船的苦哈哈敢獲咎的。

自湖廣前去浙江或是北京,對後代之人來講天然不是甚麼大題目,人們有飛機、火車、汽車等大把的交通體例能夠挑選。可對五百年前的明朝人來,足稀有千裡間隔的路程,就不是一件等閒能達到的事情了。

楊震聞言轉頭,就看到一個穿戴藏青道袍,鬚髮皆已烏黑,但仍然滿麵紅光的老羽士正在那衝著本身頓首見禮。在老道中間,還跟了個一樣打扮的小羽士,這時候正帶著風趣的目光高低打量著楊震。

大運河,這條開鑿於隋,卻也給隋朝帶來冇頂之災的巨大水係,卻成了後代各個朝代相同南北的首要渠道。它將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係勾連在一起,使全部中國的交通運輸變得極其凡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大運河是中國最巨大的一項工程,更勝長城一籌。

“如此最好不過了。對了蔣老邁,你是慣在這運河上走的,能不能講講這運河的事啊?”楊震看著船前後襬布安靜的水麵,感覺除了比後代淨化後的河道要潔淨些,也看不出甚麼分歧來,就想找個“導遊”來問問。

與此同時,驟變崛起,在客船拐過一道小山包時,火線俄然響起了一陣呼哨聲,隨即三條劃子前後一線如脫韁的野馬般疇火線緩慢衝來,每條船上都站著三名身著勁裝的大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