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諸葛瞻一起引軍浩浩大蕩直奔涪城,不時雄師便就到涪城城下,遂就距城三十裡安營紮寨。
且說鄧艾正於涪城運籌帷幄,忽聽城外蜀軍叫陣,不由驚問:“現在蜀軍皆都是聞風而降,現在那個膽敢城下叫陣?”
黃崇邊出列邊就躬身諸葛瞻:“現在情勢,依某家之見,當速速起兵攻打涪城,待獲得涪城之時,一鼓作氣而取江油方為上策,而不是反道而行,平野擺陣而戰。”
諸葛尚聽了誤覺得鄧艾要降,便就退兵回營稟於諸葛瞻。
可歎諸葛瞻,此時倒是在赴死路上,如果目睹此景,不知當有何想?
諸位將軍不解迷惑:“本就好好的怎就俄然要斬來使?”
鄧忠聽了,從速躬身:“乃是諸葛武侯之孫,諸葛瞻之子諸葛尚也。”
呼罷,隻聽戰鼓聲聲,喊殺之聲不斷於耳,如雷般響震雲霄。
鄧艾見使者頭顱,不由勃然大怒:“今命鄧忠馬上進犯諸葛尚以報使者之仇。”
諸位將軍從速拾起來看,隻見上麵字字句句清楚寫著:“公奮先父武侯餘烈,天下無不敬佩,然現在情勢,蜀漢已是搖搖欲墜,顛覆隻在轉眼之間,今若將軍識得險要情勢率軍來投,某家必上表我家司頓時將軍封諸葛將軍為琅邪王,毫不食言,若果不就此而降,隻怕到時將軍雖身為武侯以後也難全屍也。”
諸葛瞻聽稟不由大喜:“鄧艾果要投降也。”
諸葛瞻收到戰書,閱罷不覺大喜:“鄧艾出城破陣,正中某家下懷。”
安營紮寨罷,諸葛瞻便就堆積諸位將軍中軍帳中商討對敵之策:“以某家之意,我等當於兩軍陣前擺下我父所創八卦陣,隻把鄧艾之兵引入八卦陣中,待鄧艾進陣便就驀地把鄧艾之兵絞殺陣中,到時,我等便可趁機光複涪城、江油兩城。現在八卦陣某家可擺,隻是涪城城下那個可為前鋒叫陣鄧艾以引其進陣?”
後主劉禪聽了不由大放悲聲:“諸葛愛卿如此,朕心甚慰,既然如此,朕便整合都之兵皆都拜托於諸葛將軍,諸葛將軍儘領成都之軍兵逼涪城以退鄧艾以保我江山社稷。”
鄧忠領命,馬上率軍開城迎戰諸葛尚。
邊說邊就呈上鄧艾手劄:“我家將軍之意隻在手劄中,諸葛將軍看了,還是從速清算清算,歸降了我家將軍最好。”
鄧艾聽了連連稱是,遂就急修一封勸降信,親至涪城城樓之上,麵對諸葛尚大喊:“諸葛少將軍,某家甚恭敬諸葛武侯,常恨不能以諸侯武侯為師而生遺憾之心。今汝乃諸葛武侯之孫,某家成心與汝父諸葛瞻同事,故與汝父諸葛瞻修手劄一封,命使前去你家虎帳,至於戰或不戰,隻待你父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