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畢,馬上快馬報於成都。
遂就伏案持筆,修就一封勸降信:“某聞公侯以文武之德,懷邁世之略,功濟巴、漢,聲暢中原,遠近莫不歸名。每惟疇昔,嘗同大化,吳劄、鄭喬,能喻斯好。”
鐘會兵出洛陽之時,攜軍十二萬而來,現在又得諸葛緒所部兵馬,軍士總數靠近二十萬,二十萬兵馬被拒於劍門關下,單單軍糧耗損便讓鐘會叫苦不迭:“現在門路艱钜,糧草難覺得繼,如果如此悠長對峙下去,總究不是體例,需得有計方可。”
然,如果不去陰平,諸葛緒不由又顧慮連連:“本日與薑維陣前交兵,倒是已知薑維短長,某家不是其敵手,現在某家屯兵於劍門關三十裡外,進又進不得,退又退不得,莫非隻在此處待死?不成,千萬不成。現現在鐘會正在陽平關前來劍門關路途當中,以某家現在情勢,舍了鄧艾去投鐘會倒是上策。鐘會現在雖與鄧艾官職同階,然,鐘會倒是司頓時將軍本次親委的伐蜀主帥,如果投他,卻也是天經地義之事,彆人也說不得閒話,既然如此,鄧艾也難奈我何!”
衛瓘連連躬身:“大將軍,不管此人何罪,但總歸此人乃是鄧艾所部,斬殺與否當有鄧艾來定。正如方纔將軍所言,現在司頓時將軍兵起三路雄師伐蜀,三路雄師當精誠同心方可。現在大將軍驀地斬殺了鄧艾所部之人,必引將軍與鄧艾之隙,如果將軍與征西將軍有隙,傷了相互和藹,又如何兵進成都,又如何取西蜀?”
遂就從速修求援戰報,隻言要後主劉禪求東吳助戰救濟。
鄧艾聞東吳丁封、朱異引雄師來救薑維,不由大吃一驚:“今蜀寇大受波折,若待吳人來救,則前功儘棄矣。”
諸葛緒被薑維大敗,無法隻得距劍門關三十裡外安營紮寨,徐圖良策。
薑維得了鐘會勸降信,閱罷不由大怒:“鐘會現在兵不能進,糧草見少,軍心必定擺盪,而其現在寬裕時候,倒是故意玩弄筆墨,甚是好笑!有此可見,某家隻守不戰,必能反對魏軍與劍門關關外。”
後主劉禪得報,哪敢怠慢?馬上修國書於東吳。
何如薑維隻是死守,不管鐘會如何叫陣就是不出戰,鐘會無法之下心生一計:“雄師壓境,如果勸降得了薑維,也是大功一件。”
使者言於鐘會,鐘會卻也是無可何如,隻得日日佯攻劍門關,以待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