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緒得鄧艾調兵軍令不由暗思:“某家自從接任司馬望擔負雍州刺史以來,到處鉗製於鄧艾,現在鄧艾欲偷渡陰平出奇兵,在某家看來倒是不當,陰平門路崎嶇險要,沿途無有火食,即便冇有蜀軍禁止,隻怕到時也皆死於陰平途中。但如果某家不遵其調軍軍令,必落方命話柄於他,一旦他問罪起來,豈不連同喪失陰平橋頭之罪一併問了?到時,砍某家頭還不是他一句話的事。”
諸葛緒被薑維大敗,無法隻得距劍門關三十裡外安營紮寨,徐圖良策。
不覺如此兩軍劍門關下對峙月餘。
鐘會一頓嗬叱,諸葛緒不由渾身顫抖,大汗淋漓,從速跪倒辯白:“某家把守陰平橋頭之時,倒是中薑維調虎離山之計,無法被薑維度過陰平橋頭,末將自知失策然又驚駭薑維橋頭以後設有伏兵,故不敢當時就追,遂派軍探前去探哨,知薑維已與張屬、廖化合兵兵退劍門關,末將為將功贖罪,便就私行引軍前去攻打劍門關,故此晚了一天,待與薑維交兵之時,何如末將非薑維敵手,未曾想又被薑維殺敗。某家無法隻得劍門關三十裡外安營紮寨,不想鄧艾卻出調令令某家偷渡陰平南下直搗成都,陰平門路崎嶇險要,乃是無人之地,某家不敢應,然不該又唯恐鄧艾問某家違令之罪,走投無路之下,隻得兵投大將軍!”
不時諸葛緒便就引本部軍馬即到鐘會大營。
正架之時,倒是見監軍衛瓘從速出列,躬身鐘會大喊一聲:“且慢,不成斬殺此人!”
修畢,馬上遣使送入劍門關城內。
鐘會晤衛瓘禁止,便就側目衛瓘:“衛監軍,為何不成斬殺此人?”
遂就緩緩扣問:“現在我雄師皆都對戰於蜀軍,大將軍何來走投無路之說?”
且說薑維見使者出城,也不由長歎:“現在情勢對我蜀漢甚為倒黴,應再上奏我主求援於東吳。”
鐘會聽了,心中不由迷惑:“莫非諸葛緒與鄧艾有隙?”
何如薑維隻是死守,不管鐘會如何叫陣就是不出戰,鐘會無法之下心生一計:“雄師壓境,如果勸降得了薑維,也是大功一件。”
遂就命軍擋住諸葛緒兵馬,隻帶諸葛緒一人進帳,扣問攜軍來投啟事。
鐘會中軍帳入耳著,不覺心中暗思:“司頓時將軍伐蜀之時兵起三路,一起乃是某家,一起乃是鄧艾,一起乃是諸葛緒,鄧艾、諸葛緒乃是依大將軍之意鉗製薑維與某家取西蜀之便。現在諸葛緒倒是與鄧艾有隙,某家何不趁此奪了諸葛緒之兵,待奪了諸葛緒之兵,某家兵力大增,到時豈不更加等閒可取西蜀,鄧艾又如何與某家爭功?如此一來,鄧艾豈不委以某下?某家便可就此一專軍權,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