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釋】
「須菩提!比方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
寂靜佛土:
「不也,世尊!何故故?寂靜佛土者,即非寂靜,是名寂靜。」
【原文】
「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便是須彌山,華語妙高山,此山四寶所成,高出眾山之上,故稱山王。
寂靜者,莊盛嚴飾也。菩薩於因地修行六度萬行功德,並以之迴向,寂靜成時之依報國土,謂之寂靜佛土。
須彌山王: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該住色生心,不該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便是大家本具的自性清淨心;不生不滅,清淨不染,闊彆客塵煩惱,不住法、不法,超出能所對待、有無分彆的本心。
「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寂靜佛土*不?」
「須菩提!你以為如何?菩薩有冇有寂靜佛土呢?」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故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比方有一小我,他的身材像須彌山王那樣高大,你以為如何?他這個身材大不大?」
清淨心:
然燈佛:
「以是,須菩提!諸位大菩薩都應當像如許生起清淨心,不該該對眼識所見的各種色相生起沉淪、固執,也不該該執迷於聲香味觸法等塵境,應當心無所住,令清淨自心閃現。
佛陀點頭淺笑,因為須菩提已貫穿了真空無相法的真諦。因而,佛陀接著問道:
「冇有的,佛陀!因為諸法實相,本來清淨具足,冇有甚麼可說,也冇有甚麼可得的成佛妙法。如果有所得的心,就冇法和真照實相相符合。」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佛陀再問須菩提:「你以為如何?佛陀之前在然燈佛時,有冇有獲得甚麼成佛的妙法?」
須菩提答覆道:「很大的,佛陀!為甚麼呢?佛陀所說的不是無相的法身,是指無形色、大小的色身,是以稱這身材為大。如果以法身而言,是不成測量,當然不是人間大小彆離所能涵蓋的。」
便是授記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本師。佛陀在因地修行,以七朵青蓮花扶養然燈佛;然燈佛便以神通力變一方土為泥瀾地,儒童解鹿皮衣覆泥,並以髮布地,請佛蹈其身而過,併發願當於未來世作佛,願佛授記。然燈佛蹈其身而過,為之授記曰:「過後九十一劫,等你修滿三阿僧祇時,你該當作佛,號釋迦牟尼。」